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最优化理论,通过构造公并准则函数序列,在近似可行概念和非线性加速单纯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非线性位移随机分析的伸缩保养法,岩体的性态采用弹塑性-开裂模型描述,考虑工程中实测位移的随机波动性,应用随机分析的目标函数,非线性迭代采用收敛稳定的子增量变Kp法,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以地质动力区划方法为基础,划分出各级活动断裂,以吕家坨矿区五级断裂图为构造格架,建立有限元的地质力学模型,以吕家坨矿地应力测量的基础数据为边界条件,通过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计算,计算的结果以等值线的方式给出,包括最大主应力等值线、最小主应力等值线、最大剪应力等值线。通过对等值线的分析,预测出矿区的应力升高区、梯度区、降低区,从而对吕家坨矿压显现严重的区域做出预测,为吕家坨井田工作面的生产和采区巷道的合理布置提供基础数据,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3.
以引碧入连隧洞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在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条件下,采用工程地质分段、RQD、圈岩岩体质量、岩体纵波波速,依据水电规范对隧洞进行围岩分类,从而总结出在各种条件下进行隧洞围岩工程地质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复杂岩体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结构及其渗透性的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学中的重要课题。随着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必将更加深入。本文在对岩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复杂岩体的渗流作了研究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徐州西南部班井侵入杂岩体与围岩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西南部班井侵入杂岩体位于徐州—宿州弧形构造带的中部,侵位于造山后的拉伸构造环境,侵位时代为早侏罗世,通过对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及其含矿性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岩体(脉)地表出露较好,与围岩接触关系较清楚,矿化蚀变现象较明显,其与山东平邑归来庄地区地质构造背景极其相似,是寻找“归来庄式”金矿的有望地区。  相似文献   
96.
发展中的岩体水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太华 《大自然探索》1994,13(4):98-102
  相似文献   
97.
核废料地下贮置问题是环境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核贮置环境系统分析 ,提出了核环境岩土问题研究的 6种主要形式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为研究防止核废料污染进入生物圈影响人居环境提供了有效方法依据 ,并对核废料贮置选址、设计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8.
对呈小规模岩株状产出的宁家湾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目的是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两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364±6 Ma (MSWD=0.13)和2360±23 Ma (MSWD =4.0), 属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宁家湾岩体富碱、高K和Si, 具有高FeOT/MgO 比值和高的高场强元素(HFSE)含量, 富集Rb, Ba, Th和U等元素, 具有低的Ca和Mg含量, 明显亏损P和Ti, 具弱轻重稀土分异和强Eu负异常(δEu=0.13~0.36)的海鸥型稀土分配模式, 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较高的Y/Nb值(1.2~2.8)、锆石的εHf(t)均为正值(+1.6~+6.4)以及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Hf)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分别为2449~2629 Ma和2474~2711 Ma的特点, 表明源区可能为壳幔混合。明显的Nb, P 和 Ti负异常及Ce, Nd和Zr正异常, 反映出大陆边缘弧岩浆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认为宁家湾岩体很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
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是大跨度洞室尺寸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能够考虑岩体软化、剪胀、体胀、密度变化等开挖响应特征的Cavehoek本构模型和能够反映不同岩体质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条件下的极限应变标准,对不同地质强度指标GSI、埋深、侧压力系数、结构面等条件下的60 m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侧压力系数、埋深3个因素中,GSI对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影响最大,侧压力系数和埋深次之;岩体质量越好,最小矢跨比越小,最小矢跨比与侧压力系数和埋深之间并非线性关系.结构面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大跨度洞室最小矢跨比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缓倾结构面非常不利于大跨度洞室成拱.  相似文献   
100.
受到裂隙岩体非连续变形以及全长黏结锚杆与黏结剂间复杂剪切作用的影响,裂隙区域的锚杆应变量值一直难以准确测量.通过3D打印制备全长黏结锚杆,并在杆体内、外侧分别粘贴应变片,利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裂隙开裂过程全长黏结锚杆拉应变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外侧的应变片受黏结剂剪切变形影响较大,且当黏结剂塑性变形能力较强时,其测试结果易失真.而内部的应变片能准确获得杆体应变的全过程曲线.最后利用FLAC软件模拟裂隙处锚杆失效过程,验证了应变片不同粘贴方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进一步证明了杆体内粘贴应变片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