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太岳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太岳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植物资源丰富,计有种子植物1403种,538属,102科。本文对该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并与秦岭太白山和关帝山的云顶山植物区系组成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2.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山西霍山每50m海拔段作为一个样方调查区,作四个100m~2的样方。从山蔍海拔900m到山顶2354m,共作样方52个。将海拔作为一条反映水、热、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资源轴,将群落类型作为反映种群互惠、竞争关系的另一综合资源轴。选择该区12种乔木,15种灌木,计测其在两条轴上的资源选择性系数(L)生态位宽度(B),和乔木之间,灌木之间以及乔灌木之间的生态重叠值(O)。结果表明L值愈小,B值愈大,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愈强,生态幅度愈大,对某一资源的依赖性愈小,反之亦然。比较同一资源轴上的不同的L值和B值,可反映物种的优势程度和区分能力。相同生活型种间的重叠值既可作为反映种间生态学相似性的指标。也可作为判断种间有无竞争可能的参考。不同生活型种间重叠值的的大小则可作为判断种间依存和相似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3.
在山东省德州市首次探明国内稀有含碘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华碘泉”。研究表明,矿泉水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和弱碱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下,地下水与陆相沉积含水介质长期水岩反应中经溶滤形成的,属古老埋藏型封存水;矿泉水水量丰富、水质优良,为含碘小苏打型矿泉水,但氟含量偏高;为合理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可采用规模化含碘矿泉水的技术工艺来开发。  相似文献   
124.
该文基本澄清了山西省鼠李科Rhamnaceae鼠李属RhamnusL.植物的名称及分布。计有11种3变种。其中乌苏里鼠李R.usuriensisJ.Vass.为山西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5.
126.
山西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高度以及煤炭工业对山西经济的至关重要地位出发,分析了山西煤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完善投融资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煤炭产业重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7.
128.
传统民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形式的准确把握应站在对文化本质更为透彻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山西传统民居为例,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血缘与宗法,风水及阴阳理论3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9.
朱敏 《科学之友》2007,(2):35-35
临过节了,该出境的出境,该走远地儿的走了远地儿,就是有这打算的报名也显得晚了些。春节的长假您少说也能享用7天,吃了团圆饭,走过亲戚,总该出门转转,周边玩个两三天,彻底放松一下,或是看看民间风俗热闹热闹,也挺舒服。  相似文献   
130.
针对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中部省份积极回应.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依据其发展现状与问题,笔者认为“山西崛起“的对策是:依托“大运经济带“,加速沿线经济发展,发挥其经济辐射和拓展区际联系的功能;以人为本,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诃整、优化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大同、阳泉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