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系统科学   229篇
丛书文集   220篇
教育与普及   1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61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根据热导式量热计的理论基础——Tian′s方程,将时间作为已知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热谱数据解析方法——简单级数反应的热谱面积比法.应用该法研究了几种简单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热谱面积比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2.
微重力条件下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地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载人航天器热设计提供依据,考核热控系统的适应能力以及确定热湿控制参数。发展了材料-温度-湿度保持技术,以实现微重力条件下导热-对流-辐射换热与传质稳态系统的地面相似模拟。通过调整壁面热流密度分布,可以使尺寸适当缩小后的模型的材料、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不变,同时还能抑制由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的作用,从而实现地面模型与微重力场中原型流动、换热和传质相似。并用数值方法对均匀进风条件下的流动、换热和传质的相似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3.
试验研究了废黄河竖井双层涵洞输送水流和泥沙运动特性。试验表明:竖井进口段过水断面呈渐趋收缩状,涵洞泄流能力增大;在通过小流量时,下层涵洞流速大,有利于依靠水力输沙;双层涵洞中间隔层具有随上下层涵洞流速差减小、脉动压力影响趋于微弱的性质。提出了轮换开启部分闸门,使开启涵洞内平均流速大于泥沙不淤流速的调控方法,解决了双层涵洞安全输送泥沙的工程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64.
作者研制了一种以石油沥青基碳纤维为电极材料的微电极,基于此种材料的特殊性能,经氧化处理后可获得较一般微电极为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其电流响应亦较一般微电极为大。且由于其表面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大量的碳氧基团,故其电极电位会随溶液pH值而线性变化,以至该电极亦可用作测量pH值的微电极。  相似文献   
65.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研究粘性不稳定指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油水粘度比下的油水两相驱替试验,研究了粘性不稳定指进;提出了控制注入水粘性指进的注入速度及油水粘度比的要求,对指导油田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非对称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分析,建立了齿轮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数值积分和数值仿真方法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振动研究.针对齿轮传动的时变刚度特点,比较了标准齿轮与非对称齿轮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同等工况下,非对称齿轮比标准齿轮具有更良好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WO3粉和W粉的剪切破碎时间对WO3粉和W粉的沉降曲线、平均粒度、BET比表面及松装密度的影响.用TEM和SEM对剪切破碎前后的粉末进行了直接观察.结果表明:新型剪切破碎机能有效地粉碎微米级WO3等脆性粉末,同时可以破坏超细W粉中的桥接团粒,使W粉和WO3粉的松装密度增加1倍以上,但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8.
聚球藻对镍的富集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对聚球藻富集镍的影响.聚球藻对镍的富集时间在80min可以达到平衡;镍藻质量比最优值为16%~18%,此时富集量达到最大值即饱和吸附范围;pH值是影响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随pH值的增加富集量会不断增加,但由于过高pH会导致氢氧化镍生成,因此最佳pH值在9~10;温度和光强是调节富集量的两个因素,温度在35℃、照度在30001x左右是最佳的富集条件;同样条件下,死藻比活藻的富集量略高.  相似文献   
69.
超细晶粒W-40%Cu合金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一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 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 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 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相似文献   
70.
用电容平衡法测量ACPDP宏放电单元在维持放电期的壁电荷变化,并根据宏放电单元壁电荷电压和外加最小维持电压的测量结果计算实际施加在放电气体上的击穿电压,探讨壁电荷电压对放电气体实际击穿电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CPDP外加最小维持电压的增加,壁电荷电压升高,气体的击穿电压也随之升高;有壁电荷时的气体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无壁电荷时的气体击穿电压,随着壁电荷电压从7.62 V升高到67.89 V,有壁电荷时的气体击穿电压比无壁电荷时的气体击穿电压分别提高了6.98 V到57.09 V;壁电荷增加会显著提高了放电气体的击穿电压阈值,使ACPDP内放电气体的击穿变得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