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中共十九大以后,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实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中国向周边地区混合投射软硬实力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2.
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湘西世界进行的真、善、美的描绘,歌颂了原始、古朴的湘西农村生活图景和淳朴、真实的人性,构筑了作者心目中纯净自然的“世外桃源”,同时也奏响了理想与现代文明冲撞下的哀歌,以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3.
上帝与乞丐     
《河南科技》2008,(4):46-46
一个乞丐非常崇拜上帝。上帝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决定要改变这个乞丐的命运。一于是,上帝找到乞丐说:“如果我给你一千元钱,你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4.
汤亭亭《女勇士》中留守女性命运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的被迫开放和人口跨域迁徙的增加,产生了中国社会早期的留守女性群体。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成名作《女勇士》中刻画了多个早期留守女性的形象。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典型女性人物——即“无名姑妈”、“月兰姨妈”和“母亲勇兰”——作为分析对象,以揭示不同思想和性格群体留守女性的不同命运。这种分析,对于研究今天中国社会中的留守女性群体仍然具有很强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5.
西西与其他香港女作家不同的是,她极少写爱情小说,《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和《感冒》可说是仅有的篇章。《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以一个蜗居在殡仪馆里为死人化妆的女子对爱情退守的观望姿态来观照现实;《感冒》以一个在生活中承受婚姻与爱情双向侵袭的柔弱女子的心理直接表现现实;两篇文章共同说明了在对待爱情与命运时,女性在处于退守状态的期望中和处于自由选择的困境时表现出了"勇敢"和"软弱"两种截然相反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6.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高度,以辩证的思维,重新审视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7.
王安忆的爱情小说遵循着从无意识的压抑经人性的释放到被迫压抑的情节发展模式来演绎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她笔下的女性刚强,男性柔弱,注定了最终的悲剧结局.王安忆以传统的全知视角叙述爱情故事,展示女性生存困境,探寻女性出路.多年的知青经历,试图拯救女性于爱情困境的创作心理,最终熔铸为这种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188.
从家庭环境、性格、爱情和命运方面比较了《静静的顿河》中阿克西尼亚和娜塔丽亚两个女性形象的异同,分析她们身上所散发的"女性的魅力"、完满的人性和悲剧性的结局,并以此窥视哥萨克女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189.
庄子生命情怀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始终热切地关注着现实当下的个体生命,他认为个体生命面对物欲与命运的双重困境,解决之道在于内心持有游世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符合生命本性生存的"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  相似文献   
190.
李锐的小说世界,描写了众多的悲剧形态,有历史造成的悲剧,有性格造成的悲剧,还有难以摆脱的命运悲剧,这使他的小说笼罩着一层浓郁的悲剧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李锐突出了实践主体在命运演变过程中所遭遇的苦难,以及对这种苦难的悲剧性体验,显示了李锐对于人类悲剧性存在的思考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