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31.
南黄海东侧冰消期以来的沉积层序与环境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南黄海东侧陆架上两个钻孔岩芯的学积层序和年代序列,并结合该区的浅地层剖面解释,分析了冰消期以来南黄海的海侵进程和环境演化。两孔的地层记录表明,末次冰期最盛时黄海海平面在-123m以下,14000a时海平面位于-85m,黄海暖流形成于冰消期海侵的早期。  相似文献   
732.
重点讨论了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变形构造的几何结构样式、形成与演化模式。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可划分为盆缘叠瓦逆冲断层带、盆内断层三角构造带、盆内冲起构造带和中央宽缓褶皱构造带四个变形构造带。从而首次建立起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内变形构造形成与演化的褶推式四维变形模式。  相似文献   
733.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密集段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密集段作为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控制着盆地生油岩层的分布和厚度。为了更好地研究生储盖组合关系,预测隐蔽油气藏,利用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惠民凹陷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划分为3种层序类型,确定出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3种类型沉积密集段,每一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成低水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系域(FSST)。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可控制着不同的生油岩层的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734.
东营凹陷早第三纪古气候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中的孢子、花粉资料,用RQ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古气候特征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干旱气候背景下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气候周期性变化与湖盆中的层序发育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湖盆中湖平面的变化,从而控制并发育了具有低水位、湖泊扩张、湖泊收缩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气候层序。这种气候层序与海相层序具有相似的层序发育控制因素、体系域组成和水平面变化规律,但它的分布范围和层序厚度都比海相层序小。  相似文献   
735.
断陷盆地研究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地层对比,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内各凹陷之间所追踪的地震反射层位不统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地震地层的对比标准,从地震层序的成因出发,划分出构造(TE、TK2、TK1n、TK1t和TJt地震反射层)和沉积(TK1y1、TK1d2和TK1d1地震反射层)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建立了区域构造—地层格架的地震地层的对比标准;在盆地构造格架搭建上,提出了成因地震地层对比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难以把握的难题。  相似文献   
736.
从图书馆过刊的收藏利用角度出发,利用Word软件设计了期刊刊脊名称编排方法,创建了期刊刊脊样式,以减少过刊刊脊名称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便于期刊排架管理以及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737.
要充分把握主体在客体将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的现实化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注重自己多方面知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具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还要具备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38.
马延红  仲新 《甘肃科技》2007,23(1):98-100
六盘山地区晚三叠世崆峒山组(Tk)为一套粗碎屑冲积扇砂砾岩系,根据沉积物的性质、结构及原生沉积构造,将冲积扇沉积物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三种亚相类型。根据空间组合型式及成因联系将沉积物划分为7种成因类型,将河道沉积进一步划分为扇中主河道沉积与扇缘辫状河道沉积。  相似文献   
739.
移动Agent技术开发平台Aglet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秀兰 《科技信息》2007,(28):208-209
Aglet是由IBM日本公司使用纯Java技术开发的移动Agent技术,并且提供了实用的开发平台Aglet Work-bench。本文从Aglet系统框架、Aglet对象模型、Aglet Workbench、Aglet中的设计样式及Aglet安全性几个方面对A-glet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40.
辽西及其北部邻区中和代盆地基底结构与盆地构造样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及其北部邻区在中生代发育了一系列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的含煤,油气盆地,这些盆地发育在不同的基底结构单元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加里东褶皱带和兴蒙海西褶皱带。基底结构对盆地的影响或控制是通过岩石圈伸展和地幔热流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