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9篇 |
免费 | 771篇 |
国内免费 | 57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07篇 |
丛书文集 | 541篇 |
教育与普及 | 53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3篇 |
现状及发展 | 111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26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6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71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221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329篇 |
2014年 | 621篇 |
2013年 | 648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792篇 |
2010年 | 783篇 |
2009年 | 887篇 |
2008年 | 878篇 |
2007年 | 829篇 |
2006年 | 688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522篇 |
2003年 | 516篇 |
2002年 | 456篇 |
2001年 | 410篇 |
2000年 | 353篇 |
1999年 | 320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56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66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112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研究了局部等距条件下提升空间中链传递的动力学特征和强链回归点集的拓扑结构.利用局部等下提升映射的性质,得到链传递和强链回归点集的一些新结论:若映射(f)是映射f局部等距下的提升映射,则(f)是链传递当且仅当f是链传递;若映射(f)是映射f局部等距下的提升映射,则π(SCR((f)))?SCR(f).这些结论推广和改进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来内外有关金属多层强度及其界面强化能力研究的进展.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分析并总结了金属多层强化的物理机制以及界面强化能力的,并对金属多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已有结表明,金属多层的强度通常随组元层的单层厚度减小而逐渐增大,并符合类似Hall-Petch的强化关系,但当单层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值以后,不同体系多层的强度与单层厚度之间偏离了Hall-Petch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金属多层的界面类及结构对其强化能力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影响金属多层的塑性变和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双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提高直升机的机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直升机双速传动系统低速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运用Runga-Kutta法对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输入和输出两根中间连接轴的扭转刚度对齿轮副动态传递误差、动载系数以及超越离合器滑溜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出轴的扭...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闯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数以亿计的网民在快速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也构建着一个庞大的另类社区,“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人与人的交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互联网为我们撤出一个自由、平等、兼容、共享的世界,科技带给我们的全新的手段与方式成为了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这里,传统语言学家就人声系统划出的语言范畴因网络语言的出现和繁茂得到了补充和扩展,语言在技术传播环境下被赋予了更为宽广的定义:人 相似文献
17.
18.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为环境、能源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了实现高效的光能转换,对作为媒介的光功能材料的设计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多级微纳材料,中空多壳层结构(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 HoMSs)材料在光能转换领域中具有诸多优势,其高效的光捕获能力、增强的光生电荷分离能力和灵活可调的壳壁组成等结构特性都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对光能的转换效率.本文从HoMSs光功能材料在光能转换过程中的优势出发,总结了其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光致发光等光能转换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硬模板方法,以碳微球为模板,通过调控铬盐前驱体在模板上的吸附时间以及碳球模板的尺寸,来控制铬金属前驱体在碳球模板上的吸附量及嵌入深度,煅烧制备得到单、双、三、四以及五壳层Cr_2O_3空心球.合成的多壳层Cr_2O_3空心球尺寸均匀、纯度高、结晶性好.将Cr_2O_3多壳层空心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对于Cr_2O_3纳米颗粒其电池性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具体表现在比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且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出色.其优异的性能主要得益于多壳层空心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短的离子/电子传输距离,且其内部空腔能起到缓冲由于锂离子反复嵌入引起的结构应力以及电极体积膨胀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四壳层Cr_2O_3空心球由于具有最佳的空腔体积占有率,其锂电性能最为突出,在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高达1031.2 mAh/g,是目前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3倍,有望用作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步生长及刻蚀的策略构筑了不同壳层空心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研究了实心MIL-101、单层空心MIL-101(SSHM)、双层空心MIL-101(DSHM)和三层空心MIL-101(TSHM)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吸附行为.吸附数据表明壳层数的增加有利于土霉素和四环素吸附,其中三层空心MIL-101对土霉素和四环素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6和95 mg/g,吸附效率达到76%和48%,达到实心材料3倍吸附效率.循环测试表明TSHM对水体中抗生素吸附效率比较稳定,经过4次吸脱附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形貌稳定性.研究表明MOFs中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和多壳层结构有利于提高客体分子的吸附和存储,对多壳层MOFs材料拓展吸附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