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由浙江农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核心单位以及竹业基地县、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一个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一条龙的  相似文献   
32.
对辽宁东部岗山地区水土保持林不同生态环境昆虫分布情况的初步研究,选择了路边、水边、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五个生境为研究对象,以科为最小分类单位,个体数量为参数,共记述标本9目,52科,601个.结论得出昆虫最在水土保持林中适宜生境为阔叶林,同时列出各生境优势目,优势科、特有科.为水土保持林害虫防治及昆虫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分析我国古典建筑特点,建造思想观念,空间布局,说明流动空间理念在我国古典建筑设计建建中早已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出我国古典建筑空间的流动性核心着眼于人的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34.
《尔雅诂林·叙录》是《尔雅诂林》中的最后一本(共六本),其中书目提要收录《尔雅》研究著作最全面,是研究《尔稚》学史的绝好材料。对辑佚之作的详细分析、提要内容全面、准确,可以补前人之失、订今人之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5.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末世论倾向。在《玛特辽娜的家》中,作家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苏联农村的末世景象,同时塑造了玛特辽娜的"圣徒"形象。作家借玛特辽娜之死拷问人性、涤荡道德,以期建成精神空间的"诺亚方舟",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36.
孙敏 《科学大观园》2010,(20):61-62
<正>在川滇交界处的大雪山上黑沉沉的云雾从云南方向弥漫过来,掠过幽蓝的冷杉林,一路朝着川滇交界处的大雪山涌来。山峦的最高处是一列因寒冻风化剥离得只剩嶙峋峰刃的石灰岩山体,锯齿状的轮廓在流动的大雾中渲染着诡异和神秘。石灰岩山体下大片的流石滩毫无生气,光秃秃如月球一般荒凉。流石滩的下方海拔4500米,就像生命的分水岭,植物正从贫脊的土壤中萌发,在东喜马拉雅的莽野里展  相似文献   
37.
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了苏俄三位伟大作家与苏俄领导人的交往,以及由此对各自思想和创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探讨了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希望作家们能以索尔仁尼琴为榜样,承担起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8.
黄瑢 《科技信息》2010,(30):39-40
林纾的翻译理论主要体现在译作的序跋上,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忠实论"、"文风论"、"比较论"。从林译狄更斯小说可以发现林纾的翻译理论虽然生涩,其中对于狄更斯作品的评价也显粗浅,但还是触及了狄更斯及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一些基本特征。林纾的翻译理论产生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小说观,为后来的翻译实践和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竜林"在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调节当地小气候与净化环境等方面的功能,论证了"竜林"对傣族民生与健康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0.
竜林文化是傣族一种特有的文化。透过这一文化,傣族人展示了他们对森林的生态取向,即以崇拜的方式敬仰森林,以禁忌的方式阻止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借助这些措施,傣族竜林成为了保存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弥补了当地其他自然保护区缺乏干性季节性雨林植物的不足。竜林提供的水源、有机肥料和病虫害天敌为傣族人顺利进行稻作生产给予了天然保障,促使他们能够依托稻作农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