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33篇
系统科学   57篇
丛书文集   293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553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模糊化以后的Schwartz条件,在直觉非下研究了理性模糊选择函数的刻画问题.在选择集为正规模糊集的假设前提下,得出模糊化以后的Schwartz条件仅仅是刻画模糊选择函数拟传递、伪传递及半序理性化的充分条件,同时用实例说明其不再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应用拓扑空间中的广义R-KKM型定理,对拓扑空间中有上下界的平衡问题,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定理.这些定理推广了近期文献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从孢粉、藻类分析探究良渚文化突然消亡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富林遗址05SGIT1240探方样品.马桥遗址05MMT4探方样品的孢粉、藻类研究,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发现在良诸文化后期,样品中水生植物花粉香蒲(Typha)、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Crramineae)中的芦苇及水生的蕨类植物槐叶萍(Salvinia)等数量较多,淡水生的藻类环纹藻(Concentricystes)、双星藻(Zegnema)也相当丰富.结合有孔虫研究及前人已有的资料,推测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突然消亡的原因是水泛.  相似文献   
994.
万有Teichmüller空间在对数导数模型下是由无穷多个不相交的连通分支组成的.对于每个连通分支,证明了连接某些点对的测地线的不惟一性以及一些球关于测地线是不严格凸的性质.  相似文献   
995.
以分离自厦门港船舶压舱水箱及沉积底泥中的一种潜在入侵藻类-沃氏藻(Woloszynskia sp.)MMDL3013和一种常见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MMDL3041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酸盐浓度和藻类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两因子对这两种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限制条件下,沃氏藻为竞争的优势种,沃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而在磷酸盐丰富的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藻类细胞密度依赖性,起始细胞密度的不同可以影响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在水温25.2±1℃、连续充气和pH 7.8~8.03条件下,以蚊帐布和筛绢网制成网笼作为养殖设施,以7个盐度梯度、6种养殖密度和2种网衣材质的3因素多水平实验设计进行幼蟹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幼蟹存活率均在盐度25时最高,分别为C1 95.0%,C2 90.5%,盐度高于或低于25均有下降趋势,C1和C2在各盐度梯度组累计存活率均差异显著(p<0.01),而在同一盐度梯度下差异不显著(p>0.05);C1至C2和C2至C3在盐度5、30、35时发育时间为120±2h,而在盐度10、15、20、25时为96±2h,同时在盐度10、15、20、25组中幼蟹蜕皮的同步性优于盐度5、30、35组.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幼蟹均在密度为637 ind/m2时存活率最高,且C1的平均存活率(89.6%)比C2(84.5%)高,C1和C2在同一密度梯度下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蚊帐布和筛绢网2种材质养殖容器中,C1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0.4%和88.7%.差异不显著(p>0.05),而C2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6.6%和82.6%,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C1对养殖容器材质的选择性不强.综上所述,在盐度为25,养殖密度为637 ind/m2,蚊帐布为网衣材质的实验条件下,幼蟹生长最,存活率可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997.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海洋微藻:强壮前沟藻(Amphidinum carterae Hulburt)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ondica var.tsingtaoensis)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①在单培养体系中,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对两种微藻的环境容量(K)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K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两种微藻的种群瞬时增长率(r)与起始接种密度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强壮前沟藻的r随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青岛大扁藻的r则随起始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在共培养体系中,两种微藻的r和K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单培养体系)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强壮前沟藻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青岛大扁藻;通过比较两种微藻的种间竞争系数可知,青岛大扁藻的种间竞争能力明显高于强壮前沟藻,这可能是青岛大扁藻在共培养体系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相似文献   
999.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把伪轨跟踪性引理推广到具有弱双曲性的d-极根伪轨上.设M是n-维C∞闭的光滑流形,f是M上的微分同胚,考虑f所诱导的离散动力系统.我们将证明微分同胚f在拟双曲轨道上的极限伪轨跟踪性.假设Λ是f的闭不变集合,并且Λ具有连续不变分解TΛM=E⊕F,即DfEx=Ef(x),DfFx=Ff(x).则对任意λ∈(0,1),存在L>0,d0>0,使得对任意的d∈(0,d0],任意相对于分解TΛM=E⊕F的λ-双曲d-极限伪轨{xi,ni}∞i=-∞,都存在一点x∈M,ld-极限跟踪{xi,n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