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16篇
系统科学   624篇
丛书文集   271篇
教育与普及   3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1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780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673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基于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雾霾天气下跟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车辆跟驰行为,基于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设置晴天和雾霾天两个实验场景,采集不同交通状态下跟驰驾驶行为数据,分析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延迟时距、加速度、减速度等跟驰行为关键变量.实验结果表明,雾霾天气显著影响了跟驰行为,最大车头间距在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跟驰状态下分别增加了8.7%、19.4%和25.6%;自由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间距减小了13.0%;阻塞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时距减小了47.9%,但延迟时距及其离散性增加了15.5%和28.2%;雾霾天气下后车的加速行为更为谨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跟驰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跟驰车速增加,最大、最小车头间距及其离散性显著增加;最大、最小车头时距及其离散性则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延迟时距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32.
针对传统稠密轨迹行为识别法不能很好地区分行为区域和背景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显著性检测的行为识别方法。考虑到视频显著性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变化不大,将视频在时域分割为多个短子视频,并将子视频在空域划分成小块,再以块为基础运用一种两阶段显著性检测方法获取每个子视频的行为区域。在检测的第一阶段,将低秩矩阵恢复算法应用于子视频的运动信息计算其初始显著性,并据此将其内所有块划分为候选前景集合和绝对背景集合;在第二阶段,为了将真正的行为区域从候选前景集合中分离出来,利用绝对背景集合中块的运动信息构建字典,通过加权稀疏表示算法计算候选前景集合中每个块的细化显著性,再通过阈值化获取二值显著图用以指示行为区域;最后,将显著图融入稠密跟踪过程以获取行为区域轨迹用于行为识别。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视频中的行为区域,获得的识别率高于传统稠密轨迹法2.5%~4.5%。  相似文献   
233.
自从MM定理提出以来,对投融资行为的研究基本在此基础上展开.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考虑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梳理企业投融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最近对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的研究,进而提出未来应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4.
为探究富氧度和粒子浓度对硅橡胶绝热材料烧蚀行为影响机理间的联系,基于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对某型硅橡胶基绝热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试验共设计有0%、5%、9%、15%、20%5组富氧度条件,每组均设置4%、6%、8%、10%4类粒子浓度,试验后测算各试样烧蚀率,并绘制了烧蚀率、富氧度和粒子浓度的三维曲面图,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当富氧度一定时,随粒子浓度的增加,材料的2类烧蚀率均有所增大;而粒子浓度不变时,材料烧蚀率随富氧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9%左右达到极值;粒子浓度直接影响材料表面的机械受力状况;富氧度影响材料中SiO_2的生成速率,在低富氧度条件下,SiO_2的生成析出量无法全面包裹保护纤维,致使烧蚀率略有上升;而在高富氧度条件下,生成的SiO_2附着在纤维丝表面加强了耐冲蚀性能,减缓了粒子破坏;粒子浓度对材料烧蚀行为的影响大于富氧度对材料烧蚀行为的影响,在开展的实验条件下,约是富氧度影响的5倍。  相似文献   
235.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用户行为识别方法.采用遗传算法用于优化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初始参数,将混沌算子代替遗传算法中高斯变异算子,以避免传统遗传算法在收敛过程中的停滞和早熟问题,并有效解决传统隐马尔科夫模型中Baum-Welch算法对初始参数敏感的问题.此外,采用UCI中ADLs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6.
 以社交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扩充了用户的“获利性”动机和“社交获利”行为,通过调研问卷,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社交网络用户动机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动机对不同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动机对行为的整体贡献度呈现出有用性 > 自我呈现 > 娱乐性 > 易用性 > 获利性 > 从众性 > 社交性的趋势。建议管理人员持续完善网站的社交和娱乐功能,从用户心理出发构建品牌辨识度高、有特色的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237.
采用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EIS)、Mott-Schottky曲线和浸泡腐蚀实验研究了2507双相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0,0.001和0.01 mol·L-1)NaHSO3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开路电位随NaHSO3浓度的增加而负移,腐蚀倾向增大;电荷转移电阻Rt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耐蚀性降低;2507不锈钢的腐蚀形态为局部腐蚀,点蚀程度随浓度升高有所加剧,腐蚀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Mott-Schottky曲线和成膜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NaHSO3的加入增加了2507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点缺陷浓度,降低了钝化膜的稳定性,电荷转移阻力减小,腐蚀更容易发生.这可能归因于NaHSO3的加入增加了模拟海水的酸度,并随NaHSO3浓度的增加促进了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破坏.  相似文献   
238.
基于交通出行行为的郑焦城际公交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郑焦城际公交乘客的个人属性和出行信息,选择灰色模型对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和精度检验,得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98%,精度为96.02%,较好地满足了精度要求。该研究为郑焦城际公交的组织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9.
正检查督促员工遵守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监督员工加强安全隐患预判、排查、整改,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这是一线安全员的基本职责。而落实这个职责的全过程都要与广大员工打交道,要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作斗争,这当中难免会出现员工不理解、不接受而产生抵触情绪的现象,如果安全员乐当"老好人"、"和事佬"而不敢较真碰硬得罪人  相似文献   
240.
为探究熔滴冲击方向对焊缝飞溅、焊缝轮廓、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等的影响,采用脉冲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通过倾斜焊枪在6061铝合金薄板上开展了堆焊实验.结果表明:当焊枪倾斜时,焊接飞溅产生在与焊枪倾斜的同侧,且飞溅量显著增加;熔滴冲击能够细化焊缝下部的晶粒.以熔滴向右冲击进入熔池为例,焊缝上部因受非对称熔池驱动力的作用,最高点与焊缝下部中心线偏离量达焊缝最大宽度的20.1%,焊缝右侧热影响区及显微硬度分布区间均显著大于左侧;气孔和裂纹分别大量分布在焊缝的左、右两侧,这与焊枪倾斜时熔滴驱动液态金属在熔池内的流动形式相关,熔滴冲击决定的流体流动抑制了左侧气孔的逃逸,同时促进了右侧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