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30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2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16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不同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不同生物学类型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Earst]接种到同一品种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发现不同蜜环菌——天麻组合对在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2.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从泸州油脂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细菌,经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经对该菌株进行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菌株的最适产酶发酵培养基为(%):酵母浸出汁1.5,黄豆粉1,NaCl0.2,K2HPO40.2,NaH2PO40.2,MgSO4·7H2O0.01,初始pH8.5.100mL三角瓶装液10mL,30℃,150r/min摇床培养48h,酶活最高可达19.1U/mL.酶的最适反应温度40℃,最适pH8.5,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以从云南邦拿掌温泉中分离、纯化的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邦2菌(Cadicellulosiruptor)为材料,制备其总DNA,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部分酶切后,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与经EcoRⅠ完全酶切、去磷酸化的质粒载体pUC18连接,然后转化E.coliJM109,建立了邦2的基因文库,经筛选鉴定得到6.3×103个重组子;重组子经刚果红平板验证:约有23.5%菌落呈现透明圈;重组子经EcoRⅠ酶切验证显示:重组质粒均含有外源DNA插入片段.结果表明已克隆到邦2菌纤维素酶系中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D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64.
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CQMal0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血腔后,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僵菌孢子钝化,萌发受到抑制,或被彻底分解;注射高浓度孢子时,蜚蠊的免疫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但注射低浓度孢子却能够增强蜚蠊的免疫机能。生理盐液也能诱导蜚蠊血淋巴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5.
产AmpC酶和ESBLs菌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出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通过药敏试验分析本院细菌耐药的趋势。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三维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和ESBLs。结果:44株菌染色体AmpC酶、质粒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8/44)、34.09%(15/44),68.18%(30/44),44株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对其它抗生素对药性较强。结论:加强产酶菌株检测,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敏结果是临床治疗产酶菌株感染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66.
两株中度嗜盐菌的分离与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从青岛附近海产品盐渍中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CM1和CM4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l和CM4符合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的特征,但与几个典型的盐单胞菌属菌种有显著的差异,因而可能是该属的新种.通过对其表型和生长特征的分析发现,这两个菌株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进化稳定对策以适应特殊的高盐环境,即CMl采用了K-对策;而CM4采用的是r-对策,从而将进化稳定对策拓展到了无性繁殖的微生物领域。  相似文献   
67.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68.
胞内聚合物在絮凝体与丝状菌污泥中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 )在使用两种有机基质 (葡萄糖和乙酸钠 )的条件下 ,污泥膨胀发生及与胞内聚合物形成的关系 .得到结论 :丝状菌降解化学需氧量COD的速率和形成胞内有机聚合物的速率较慢 ,且整个过程几乎速率不变 ;胞内有机聚合物形成量比絮凝体污泥少 ;而絮凝体污泥有极为明显的初期COD快速降解与胞内有机聚合物快速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69.
光合细菌处理垃圾渗滤液静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B)混合培养物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静态试验,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84.4%,和79.7%,硫化物和NH3-N去除率为97.3%和69.2%.处理后的光合细菌液可以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白腐菌在秸秆堆肥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处理农作物秸秆的堆肥化方法,分析了在堆肥中加入微生物白腐菌的可行性,并对白腐菌的适宜培养条件和堆肥的堆腐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