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6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61篇 |
教育与普及 | 3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22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设f为算术函数,S={x_1,x_2,…,x_n}是由n个不同的正整数构成的集合.用(f(S))=(f(x_i,x_j)(1≤i,j≤n)表示一个n阶方阵,其i行j列处的元素为f在x_i和x_j的最大公因子(x_i,x_j)处的取值.用(f[S])=(f[x_i,x_j])(1≤i,j≤n)表示另一个n阶方阵,其i行j列处的元素为f在x_i和x_j的最小公倍数[x_i,x_j]处的取值.设h为正整数,如果S可划分为■,其中S_i(1≤i≤h)为最大公因子封闭集,且满足1≤i≠j≤h,(lcm(S_i),lcm(S_j))=1,则称S为多重互素最大公因子封闭集.给出定义在多重互素最大公因子封闭集上Smith矩阵(f(S))与Smith矩阵(f[S])行列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2.
通过试验,获得2组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试件养护28d后的强度以及1组由PVC管密封的混凝土的强度,将3组混凝土强度代入不同规范中求得不同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得出按规程AIJ(1997)算得的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与试验值偏差较大.通过比较用PVC管封闭的圆柱体混凝土和养护28d后的圆柱体混凝土的强度,得出按封闭的混凝土强度求得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与试验值较接近,从而在规程AIJ(1997)中引入系数η得到考虑封闭效应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883.
青藏铁路封闭抛石路基流场与温度场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道碴层和抛石铺层可以看作多孔介质,其内部流体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问题. 在多风的青藏高原,抛石路基结构往往会因为抛石层表面被风沙、积雪等封堵,在石头层内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以及地质条件,基于多孔介质对流传热理论,对封闭抛石路基这一特殊结构的流场和温度场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分析. 结果表明:抛石路基在封闭的特殊条件下,内部空气运动方式为自然对流,且仍具有明显的冷却降温作用,这可为多年冻土区抛石路基的长期使用与维护提供参考;但其降温效果及对流强度随着抛石层上部填土厚度的增大而削弱,这应引起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85.
复杂结构水平井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底井油藏内的渗流特征,建立了复杂结构井的概念,并对影响复杂结构井的产能因素进行了正交数值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支水平井的分支长度和分支井数是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二者的影响程度相当,增加分支长度或分支井数均可以增大泄油范围,进一步增加油井产能。有限导流条件下复杂结构水平井的产能关系呈非线性特征,不同分支井条件下的产能增比与分支井数和分支长度组合数呈指数变化特征。复杂结构井的产能关系式能够涵盖常规水平井,具有水平井产能关系的一般性特征。 相似文献
886.
提出了一种有效实用的求解油藏热流固耦合渗流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有限元法为主,结合有限差分法,用有限元法求解耦合温度场方程和岩石耦合变形方程,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流体耦合渗流方程,发挥有限元法网格技术和单元划分灵活的特点及处理复杂的油藏边界优势,兼顾了有限差分法在流场分析方面的成熟应用,使复杂的热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得以完整求解,取得了单由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难以取得的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887.
雷景生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28-32
在分析油藏构造应力场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油藏实际情况的构造应力场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优化的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方法,从而保证了生成网格和模拟结果的质量.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8.
介绍了乐安油田南区草南 95 2井组火烧油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 .室内研究确定了现场试验主要参数 (包括油层点燃温度、空气需用量及注气速度、燃料含量、点燃时间等 )及动态监测方法 .现场试验表明 ,草南 95 2井组成功实现了通电点火 ,燃烧过程参数的正确确定 ,保证了油层的持续燃烧 ,使火烧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对火烧油层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了该区火烧采油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用以指导油田下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89.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小层平面图油水分布复杂,难以掌握其分布规律的现象,以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储层构型研究与传统沉积微相研究进行了对比,通过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建立了精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并以单砂层为单位作主力层的小层平面图,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储层构型研究在垂向及平面上的研究尺度均比传统沉积微相研究更加精细,建立精细的储层构型的关键是识别单一成因砂体,尤其是对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将直接影响剖面及平面构型的精准度.储层构型要素的空间展布及平面配置结构直接控制着油水分布.层状油气藏可以存在多个油水界面,在内含油边界以上通常形成"满注"型油藏;在内、外含油边界之间,多形成大片水层中夹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的"水包油"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890.
不完全信息下的封闭投标式拍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个投标者参与的,双边不完全信息下的单个不可分物品的封闭投标式拍卖模型,证明了除次高价格拍卖规则外,所有拍卖机制的均衡策略都是连续可微和严格单调增的,并且Nash均衡集完全由一阶微分方程系统的边值问题所刻划。给出了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一类特殊的最优拍卖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