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吴洁 《科技信息》2010,(25):I0159-I0160
身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对语言交际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旅游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涉外导游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还需辅以恰当的身势语,以实现高质有效的沟通。本文以非语言交际理论为基础,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身势语所含文化内涵及语用功能的异同,对本校在杭州各主要旅行社从事涉外导游工作的学生的进行访谈,指出导游在身势语使用中应遵守的原则,指导其使用适当的身势语创造无障碍沟通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12.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调查研究——以泰安市导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导游工作倦怠的调查,探讨了导游工作倦怠的表现,以及工作倦怠对导游工作满意、工作绩效的影响。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导游工作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3.
安娜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3):175-176
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散文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去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而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由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关系,对其深厚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难以理解。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由教师导游,将学生引入意境,“境”由“情”生,“情”浓“境”深,师生共同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体悟作者情感,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314.
浅谈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稚萍 《科技信息》2007,(5):135-135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有赖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专业的职业技能素质中,导游讲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讲解能力的培养,要强化导游口语训练,提升导游语言艺术,构建完整的旅游知识与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315.
曹鹏 《科技资讯》2006,(20):156-157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目前外语导游的从业素质与这种新的旅游形式无法相适应,加强其素质培养已是迫在眉睫。根据目前地质公园外语导游的从业现状,文章具体论述了外语导游在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中的地位和从业素质的新要求,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16.
孔辉  刘洁 《科技资讯》2014,12(20):150-151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导游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导游专业成立至今已有15年,是北京市乃至全国较早成立导游专业的学校.在这十五年来,我们与北京市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在过去十多年的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很多成功的经验没有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本文旨在梳理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开展政府、兄弟院校、企业、行业和学生的多方座谈会,适时调整专业实训计划,初步进行了建立更好的导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317.
胡丽萍 《科技信息》2007,(22):222-222
《远别离》是李白晚年的一首不朽之作,全诗以独特的构思,巧妙的用典,形象的比喻,抒发了自己悲愤心情和矛盾心理,表现了对唐王朝和唐明皇眷恋而又失望的感情,用典比喻都能有效的表现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抒情内容。诗中"风骚"乃模仿古人而众采百家,自铸伟辞,超越古人,堪称千古不朽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