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69篇
系统科学   146篇
丛书文集   306篇
教育与普及   1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65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介绍并分析了中国无缝钢管技术装备的种类和规格及装备水平的技术现状,也介绍并分析了中国无缝钢管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现状。  相似文献   
72.
讨论了弯管流量计在蒸汽测量中使用冷凝罐对计量精度的影响,重点进行弯管流量计采用水平导压管用于蒸汽测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可以用水平导压管取代冷凝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主要研究Jordan导子的内导性,从而得到套代数上任何一个导子都是内导子.  相似文献   
74.
成丝的速度与方式和蜘蛛丝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蜘蛛丝的力学性能和成丝条件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速度下人工卷取的蜘蛛牵引丝以及蜘蛛垂直下落时分泌的牵引丝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卷取速度的增大,蜘蛛丝的断裂强度有一极大值,在高速卷取时强度的变化较低速时平缓.垂直下落时蜘蛛分泌的牵引丝的综合力学性能优异,但断裂强度不一定大于人工卷取的丝.成丝速度和成丝方式都对蜘蛛丝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5.
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研究颗粒分离机理,提高分离性能,采用五孔球探针测试仪及等动采样法对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速度与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分别对不同导流锥和排尘结构参数下的纯气流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旋风管内气流切向速度分布呈典型的准Rankin涡结构,固相颗粒分布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分为近壁的密相区与中心的稀相区。减小导流锥下口内径,采用带有排尘侧缝的单锥排尘结构有利于旋风管内颗粒的分离。  相似文献   
76.
在振动丝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黏度仪,其工作原理是将截面为圆形的振动丝浸在待测液体中,然后让振动丝进行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横向振动,从而测定流体的黏度和密度,写出了相应的工作方程,并对振动丝黏度仪的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振动丝黏度仪主要包括振动丝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信号调节系统.确定了仪器的操作参数,测定了正己烷在298.15~403.15K、0.10MPa和5.1MPa两个压力条件下的黏度和密度.比较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可知,本仪器测量密度时测量误差小于±0.50/0,测量黏度时的测量精度为±0.50/0,测量误差在±2.00/0以内.目前该仪器已经用于高温高压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悬辊制管的工序过程及从南方购进的悬辊制管Ⅱ级管模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计算分析了引发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8.
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合金成分设计、析出相结构和制备技术三方面综述了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多种元素对合金强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稀土元素的作用,适量稀土的加入能同时提高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Cu-Cr-Zr系合金的析出相主要是Cr和CuxZr(x=3,4,5)相,且合金在470 ℃时效4h形成有序的原子排列,其化合物类型为CrCu2(Zr,Mg).固溶形变时效强化技术和快速凝固技术与常规固溶时效处理相比都能大大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该类合金今后应向多元微合金化方向发展,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Zr、稀土等易烧损元素的熔炼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79.
在常规弹箭上应用固态微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各种航姿算法对常规弹箭高动态运动特征的适应性.以高动态规则进动作为运动输入,仿真四元数航姿算法和旋转矢量多子样算法的漂移.误差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高动态环境下,引入了角速率项的旋转矢量修正二子样算法能较好地适应由新型固态陀螺构建的捷联系统.  相似文献   
80.
圆管与扁管管肋效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简化计算法和数值计算法对圆管和扁管管片式换热器的肋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比较了2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圆管与扁管管间距、肋片厚度对肋效率的影响。表明在纵横管间距乘积不变的条件下,随管间距的变化,肋效率有一极大值;在相同肋效率条件下,错排扁管管肋厚度小于其它结构的管肋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