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272.
报导适用于根霉乳酸生产菌筛选的酸性淀粉培养基富集培养法和KMnO4-KBr平板筛选法。用上述富集培养方法可使土样中产酸菌的筛出率提高70%,而利用KMnO4-KBr平板筛选法则使乳酸生产菌的直接检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73.
现代绿藻、蓝细菌富集金的实验模拟表明:菌藻生物对金有强烈的富集作用,但不同的生物对金的富集作用的强弱不同,蓝细菌较绿藻对金的富集作用强烈。生物对金的富集作用不是表面吸附,而是参与生物生理活动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74.
金厂峪金矿床金矿化富集受矿区低序次构造、矿物标型、围岩蚀变、矿石组构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具有明显的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75.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断裂,无拔出现象。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对界面作深入研究,表明界面与基体的硅和铝的峰形发生了变化,证明峰形的变异是由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276.
利用铜(Ⅱ)与邻二氮菲(Phen)形成络阳离子 Cu(Phen)_3~(2+)的性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浮选剂,对铜(Ⅱ)的浮选富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该法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可测定μg/L 级的铜(Ⅱ)。  相似文献   
277.
活性污泥体系中好氧反硝化菌的选择与富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SBR反应器,通过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方式对活性污泥体系中好氧反硝化细菌的选择和富集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式都能提高活性污泥在好氧条件下对TN的去除率.最终实现在好氧条件下(DO 值≥5 mg/L),TN (进水TN为500 mg/L)的去除率仍可达50%以上.从驯化后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05株细菌,其中对TN去除率在50%以上的菌株有21 株,可以基本认为这些都为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比污泥驯化前所筛菌株对TN的去除率,进一步证实了污泥驯化有利于好氧反硝化菌的选择和富集.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278.
研究了鲫鱼暴露于0.9975mg/L2-硝基-4’-羟基二苯胺(HC OrangeNO.1)96h后在实验室鱼水系统中的归趋.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暴露鱼样和暴露水样在6h,12h,24h,36h,48h,60h,72h.96h的浓度.鱼样的回收率为84.4%~9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HC Orange NO.1在水体中的浓度在24h内下降较快,之后维持稳定;鱼体中化合物的积累在36h达到最大,之后稍有下降.利用BCF的快速测定方法和传统方法算出的IgBCF分别为2.35和2.14。  相似文献   
279.
南极苔原植物-土壤系统中HCH,DDT的生物富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极乔治王岛无冰区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中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六氯环己烷(HCH)、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HCH,DDT在南极苔原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富集特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南极苔原植物体与下覆土壤相比,除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对HCH的富集较明显(富集因子BCF石萝/土壤=2.74)外,金发藓(Polytrichum alpinum)、发草(Deschampsia antarctica)样品中HCH,DDT含量均低于下覆土壤;3种植物的富集系数还表明,它们对水溶性农药HCH的吸收高于对脂溶性农药DDT的吸收.同时,对比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发现,在大气沉降HCH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植物体的HCH主要来源于下覆土壤.因此,植物体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DDT的含量总体上也具有类似特征.此外,对苔原生态系统中DDT各种异构体的分析发现,1980年以后随着各主要农药使用国对DDT的相继禁用,DDT的有效组分pp'-DDT降低,并且低于代谢产物pp'-DDD和pp'-DDE含量之和,可见,各国对DDT的禁用已经有效地抑制了农药污染对南极苔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0.
低品位硫化锌矿生物浸出液中锌的富集和铁的去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D2EHPA-TOA体系作为低品位硫化锌矿生物浸出液中锌的富集和铁的去除的溶剂萃取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显著改善硫酸锌溶液中锌的萃取富集和铁的去除性能,锌的最大饱和容量增加约12%,负锌有机相只需用0.25mol/L的稀硫酸经一级即可达到完全反萃,负铁有机相可以用4mol/L硫酸反萃除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