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0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237篇
教育与普及   3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综合类   514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新疆滴灌自动化是在膜下滴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于国内外科研机构以研究为目的,它主要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目的,在推广过程中,能否节支、增效是关键。通过对部分滴灌自动化工程的实例调查发现:实施滴灌自动化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省水、省工、增产的目的,但是,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国内复极式离子膜法制碱装置,除引进的国产化装置前期设计一般电槽均不加酸运行,但是离子膜运行过程,特别是膜运行后期,其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劣化,电流效率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对电槽的阳极寿命日益形成严重影响,因此,从  相似文献   
13.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利用中空纤维支撑液膜萃取技术(HF-SLM)从自来水中提取四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的简单方法:支撑液膜萃取的最适条件为:供体pH=7,受体HCl浓度为0.1mol/L,振荡时间15min,液膜构成为15%的TOPO.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放线菌酮(CHX)诱导HL-60细胞凋亡模型,探讨线粒体膜电势与细胞物理参数的变化.方法:建立CHX诱导HL-60细胞凋亡模型.于6和18 h时点,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比率;利用JC-1染色流式细胞术,通过对对照组和CHX组FL1/FL2散点图上具有不同荧光强度的细胞群划分为R2,R3,R4 3个细胞群,并分别对这些细胞群在FSC/SSC二维散点图上进行反向设门,分析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势变化与细胞物理参数间的关系.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结果:CHX可引起HL-60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CHX组R2和R3细胞群物理参数为FSC和SSC均显著增高,但线粒体膜电势无显著性差异,P>0.05;R4细胞群则为FSC降低,SSC增高,P<0.05,且线粒体膜电势降低.CHX可诱导HL-60细胞体积变小,皱缩,并出现凋亡特征,如核固缩形成新月体和质膜"出芽"现象.结论:流式细胞仪FSC/SSC图可视为细胞指纹图谱.本模型中线粒体膜电势降低的细胞变小,且颗粒程度增加,可能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电池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组件.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氢化硅薄膜和SiNx/Si纳米多层膜,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 H薄膜呈现出非晶硅和硅纳米晶颗粒复合结构;随着溅射混合气中氢气含量的增加,Si∶ H薄膜的晶化程度增强;Si∶ H薄膜的光学带隙均高于2.0eV.利用交替磁控溅射方法沉积的SiNx/Si纳米多层膜结构,其呈现出非晶相.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 LB膜技术制备硬脂酸超薄膜的实验教学研究.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操作简单,制备时间短,表征手段多样,非常适合材料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作为科研型教学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