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9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21.
国家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即国家首先确认民族语言文字权的存在并给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其次,采取法律措施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权的实现,并对侵犯其权利的行为予以有效的救济;最后,国家还创造条件,提供资源,运用适当的优惠政策和特别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民族语言文字权。  相似文献   
222.
本文主要阐述了像鄂伦春族这样的少数人受到现代浪潮的冲击,其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被主流文或者强势文化逐渐吞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然后从宪法权利的角度分析了对于国家这种单方面变革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合理的,鄂伦春人作为一个群体,至少可以有权利依据其习惯使用森林资源和森林里的动植物产品。  相似文献   
223.
文章从宪法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通过对我国目前宪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现状的分析,认为过度的关注西方宪法文化和宪政制度的移植不符合当前宪政建设和宪法文化构建的要求,我国宪法文化的构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4.
指出了我国纳税人权利缺失的现象,通过描述纳税人的概念,论述了纳税人宪法性权利的法理学依据,并通过对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进行分析,提出了保障我国纳税人宪法性权利实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25.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的国家,保守主义思想是英国宪法的文化基础。英国的保守主义通过保守党的政策和普通公民的保守主义信念两种方式体现在英国宪法之中。保守主义从尊重传统、经验主义的思维和渐进性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英国宪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宪法的有效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宪法监督也就是监督宪法的实施。我国现行宪法中规定的宪法监督.对宪法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与稳定作用,但是其在监督主体、监督程序、监督内容、监督效果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面对不足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本文拟从我国现行宪法监督体制的现状着手,揭示其不足之处,然后提出自己对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7.
20年的行宪历程,我国宪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宪政立法不完备,未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等。在我国没有必要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解决宪法适用不充分的问题须立足现实,适应中国基本情况,应以促进宪政立法取代法院造法,并促成宪法监督机构的专门化,同时,大力培植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宪法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宪法的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228.
宪法来源于生活,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而存在.宪法要求政府尊重公民个人的生活方式,关心人民的事业和生活.宪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生活.宪法所反映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个体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29.
宗芳 《科技信息》2007,(35):132-132,141
信息之于行政机关,如同能源之于工业,是行政机关正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若没有充分的信息,再强权的政府也无能为力。正如美国法学家拜尔所言:"法律的强制只有在拥有执行该法律所需信息时才是可能的。"在美国,报告是行政机关"坐享其成"的很重要的一种收集信息的方式,本文主要从报告的性质、宪法修正案第5条以及《削减公文法》对记录和报告的限制等方面来初步分析美国相对完善的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23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美国无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宣布决定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提案,这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实行双重标准的典型表现。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中国的人权建设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重温邓小平的人权建设思想,无疑对于促进21世纪中国人权创新事业的发展,建设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人权,对于认清某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问题向我发难的实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