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民党一党训政的政治体制随着抗战接近尾声,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治出现了两种政治力量及其代表的武装力量并驾齐驱的局面,这种二元化的政治格局为战后中国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现由训政向宪政的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中国各党派甚至一度看见了宪政的曙光。然而因为制度变迁主体的缺失、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导致跃向宪政的制度变迁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72.
孙祥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3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现代宪政的产生与确立使人类社会的和谐从理想走向现实,也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宪政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理性和谐的社会、均衡和谐的社会、对立和谐的社会、动态和谐的社会、持久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73.
法治视野下的自然正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祥生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110-113,143
目前学界对 "自然正义原则"的探讨大多停留在行政法领域,而对自然正义原则的法治价值认识不足.文章从法治发展的视角,对该原则的历史发展加以考察,揭示了自然正义原则的制度价值及其法治建构功能,以期对我国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4.
契约精神是由经济领域的契约概念所衍生,具有普适意义的思想观念。西方宪政的发展多依托于此。中国迄今仍不存在宪政现实,引入契约精神不失为解决之道。本文讨论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普适性,对比中西宪政历程,并分析契约精神与中国宪政建设的相适应程度,以确证其引入的必要。 相似文献
75.
76.
贾孔会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5,27(3):88-92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人完全按照西方宪政模式建立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经过民初的宪政实践,这个以移植西方制度为范本的体制,逐渐蜕化、变质,最后沦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孙中山在深刻总结民初宪政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苏俄革命的经验,同时对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未来中国宪政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策略,从而实现了近代中国宪政理论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77.
要真正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不能脱离宏观宪政层面,因为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由发展、农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力问题,即只有把形式上的人人平等转化为社会实践,才能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从而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