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01篇
教育与普及   1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7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监测MOA的性能,分析了MOA的非线性特性,论证了MOA的受潮和阀片的老化等变化能反映在阻性电流及其3次谐波上,得出阻性电流及其3次谐波峰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MOA性能好坏的指标;并分析了用谐波分析法计算阻性电流的基本原理,采用ICA对MOA作了监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MOA的监测,判断其电气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992.
高速电机高精度伺服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位置传感器在高转速下无法实现高精度的电机转子位置反馈,严重制约高速电机伺服控制发展.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在高转速下精确反馈转子位置的单对极磁电编码器,并针对其反馈滞后的特性提出了可保证控制精度的补偿方法.同时设计了实验系统,对一台600,W、4对极、额定转速20,000,r/min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利用位置传感器实现了高速电机的伺服控制.  相似文献   
993.
实验在脱氧胆酸钠盐(NaDC)介导下,采用室温磷光法研究阴离子meso-四-4-(羧基苯基)钯卟啉(Pd-TCPP)与刀豆蛋白A(Co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Pd-TCPP与ConA之间能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为3.33×10~4L·mol~(-1).这一结果可用于利用Pd-TCPP作为室温磷光探针对ConA进行测定.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先谱也同样证明Pd-TCPP与Co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为确定结构中的有效预应力水平,对巴东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结构中具有多种线形的预应力筋孔道摩阻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测试原理、方法以及获得的试验成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获得了不同线形预应力筋在各分级张拉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损失值;采用最小二乘原理,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了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与中国、美国各相关规范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测试值与规范参考值有一定偏差.对于类似重要工程结构,建议宜采用试验测试方法确定孔道摩阻损失水平.  相似文献   
995.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依据Z1油组储层发育特征,研究了储层粘土矿物的类型、颗粒的分布形式和泥质含量,以及上述粘土矿物特征对Z1油组低阻的影响。研究发现,Z1油组低阻层段的粘土类型以伊蒙混层为主,其相对含量高;粘土颗粒较均匀地成薄膜状、絮状分布;平均泥质含量高。粘土矿物组构产生的附加导电性和高泥质含量是影响Z1油组低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6.
采用Slonczewski的近自由电子模型, 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 研究了铁磁/绝缘层/有机半导体/铁磁隧道结的自旋极化载流子隧穿的温度和偏压特性. 计算了T=4 K和T=300 K时, 隧穿磁电阻(Tunneling Magnetic Resistance, TMR)随偏压的变化关系, 同时还研究了零温时在有限偏压下隧穿磁电阻TMR与绝缘层厚度、有机半导体层厚度以及铁磁/有机半导体界面势垒U的变化关系. 我们的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有关的实验 结论.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在器件复合发光区附近插入空穴阻挡层BCP,制备了一种具有非平衡传输性能的荧光染料掺杂型发光二极管,其结构为ITO/CuPc/NPB/NPB:DCM(5wt%)/BCP/Alq3/LiF/Al,并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测量了器件的注入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磁电导效应).实验结果表现为:当磁场处在0~40mT时,该非平衡发光器件的磁电导随磁场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即表现为快变的正磁电导效应).这一实验现象与具有相对平衡传输性能的发光器件中所观测到的磁电导效应一致;当磁场大于40mT时,非平衡发光器件的磁电导随磁场的进一步增加表现为缓慢下降(即缓变的负磁电导效应成分),而平衡器件的磁电导则变为继续缓慢增加(即为缓变的正磁电导效应).本文对非平衡传输掺杂型发光器件的体系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基于三重态激子-电荷(T-Q)反应受外加磁场的影响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98.
在外重原子微扰剂Pb(Ac)2存在下,基于罗丹明6 G(Rhodamine 6G,简写为R)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为R-SiO2)在醋酸纤维素膜(ACM)上于λex/λem=482.38/648.59 nm处能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信号.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麦胚凝集素(Triticum vulgare lectin简称WGA),不仅仍能在ACM上与碱性磷酸酶(AP)发生定量的特异性亲和吸附反应,且亲和吸附反应产物能发射更强的室温燐光(RTP)信号,据此建立了R-SiO2纳米微球标记凝集素(WGA)亲和吸附(AA)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AA-SS-RTP)测定AP的一种新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1.00~360.00 ag AP spot^-1(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2.50~900.00f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p=16.24+0.8856 m AP/ag spot^-1,r=0.9993.检出限为0.14ag spot^-1.分别对1.00和360.00 ag spot^-1 AP重复测定11次,RSD为3.9%和3.1.%.本方法灵敏、准确、精密度好,已成功用于人血清中AP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硝酸(0.10mol/L)介质中,四溴合汞络阴离子([HgBr4]^2–)与Rhod S+(罗丹明S阳离子)作用所形成的[(Rhod S)2]^2+.[HgBr4]^2–离子缔合物比Rhod S^+.Br^–在聚酰胺素膜(PAM)固体基质上所占有的Rhod S分子数增加和内重原子微扰效应,从而导致体系的室温燐光(RTP)信号剧烈增强的特性,由此建立了[(Rhod S)2]^2+.[HgBr4]^2–缔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SSRTP)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6.0 fgspot^–1(对应浓度0.60~40.0 pg mL^–1,点样体积0.40μ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p=3.955+23.86mHg2+(fgspot^–1),n=6,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5.0 agspot^–1(对应浓度1.25×10^–15 gmL^–1).本方法成功用于人发、香烟和水样品中痕量Hg^2+的测定.同时讨论了离子缔合物SSRTP测定痕量汞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Sol-gel技术合成了粒径为20nm、包含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作FITC-SiO2).该发光纳米微球在聚酰胺膜(ACM)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研究发现,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简记为FITC-SiO2–Ab1),不仅能在ACM固体基质上与人Ig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在免疫反应后保持优良的燐光特性,且室温燐光信号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燐光免疫分析(SS-RTP-IA)测定人IgG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8~20.0pg人IgG/斑(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0.20~50.0 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9.97+15.92mIgG(pg/斑)、相关系数r=0.9997,按3Sb/k计算本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为0.015 pg/斑.与用FITC标记羊抗人IgG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分别对0.20和50.0ng/mL样品重复测定11次,RSD为3.45%和4.1%,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