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01篇
教育与普及   1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7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提出了一个用频变负阻作为有源元件实现的无源梯形低通网络结构,而频变负阻只需要两个第二代电流传送器和三个无源元件.该有源RC低通网络具有无源低通原型的低灵敏度特性.  相似文献   
112.
磁性多层膜中SiO2/Ta界面反应及其对缓冲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性多层膜常以金属Ta作为缓冲层,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表面有300nm厚SiO2氧化膜的单晶硅(100)基片上沉积了Ta/NiFe/Ta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薄膜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且对获得的Ta4f和Si2p的高分辨XPS谱进行计算机谱图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SiO2/Ta界面处发生了化学反应;15SiO2 37Ta=6Ta2O5 5Ta5Si3,该反应使得界面有“互混层”存在,从而导致诱发NiFe膜(111)织构所需的Ta缓冲层实际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3.
纳米Fe-In2O3颗粒膜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  刘宜华  黄宝歆 《科学通报》2002,47(19):1465-1468
采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In2O3颗粒膜,研究了Fex(In2O3)1-x颗粒膜样品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Fe体积百分比为35%时,颗粒膜样品的室温磁电阻变化率△ρ/ρ0数值达到4.5%,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随温度(T=1.5-300K)的变化关系表达;当温度低于10K时,△ρ/ρ0数值随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增大,在温度T=2K时△ρ/ρ0达到85%,通过研究颗粒膜低场磁化率X(T)温度关系和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证实当温度降低到临界温度Tp=10K时,颗粒膜中结构变化导致磁化状态发生“铁磁态-类自旋玻璃态”转变,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0在温度低于10K时的迅速增大,可能是由于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处于“类自旋玻璃态”时存在特殊的导电机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4.
织物传热传湿过程中热阻与湿阻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体通过衣服向外界的热湿传递过程中,织物的显热和潜热传递会彼此影响,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变化会引起织物物性参数的改变,因而会改变织物的传热传湿过程,另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凝结(或蒸发)会释放(或吸收)热量,这又将改变织物中的温度分布,影响到显热传递,上述变化是一个耦合的过程,织物的热阻和湿阻会因为彼此的改变而改变。本文对这种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5.
丙烯酸正丁酯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丙烯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对反应精馏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丙烯酸正丁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具有醇酸比低,催化剂和阻取剂可循环使用,酯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6.
筒式液阻减振器动态特性模拟分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总结和分析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的各类建模方法,将各类减振器模型归纳为物理参数模型、等效参数化模型以及非参数化模型等,分别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关键问题。油液与弹性结构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是物理参数建模方法的难点,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和流固耦合动力学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并减少对实验测试的依赖程度;等效参数化模型使用较少的模型参数,关键在于物理元件及其力学特性参数的选取;以恢复力曲线方法为代表的非参数化建模方法改进了减振器特性的传统表达方式,其难点是如何提高实验测试数据的利用率。建议中国应加强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7.
系统研究了快淬Cox/Cu100-x(5≤X≤30)合金的磁性以及退火处理对磁性的影响。随退火温度的上升,Co颗粒在长大。当Co含量增加时,饱和磁化强度Ms和箸顽力Hc增大。Co含量少的样品,退火处理对磁化曲线影响大,Co含量多的样品与之相反。随退火温度TA升高,矫顽力Hc和剩余磁化强度Mr增大。在特征冻结温度(300K)下观察到一个大热滞效应。这个热滞温度远大于在ZFC曲线的峰值温度,这表明磁性颗粒的尺寸及形状有一较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井眼内安装扶正器和未安装扶正器套管柱的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 ,推导出大位移井中套管柱的摩阻计算模型 ,并用VB语言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用来预测套管下入过程中的大钩载荷和摩阻。对水平位移超过30 0 0m的大位移井埕北 2 1-平 1井 ,用所编写的程序计算了完井套管柱下入过程中的大钩载荷和摩阻 ,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9.
论述在非接触眼压测量中压阻传感器的应用,以及校准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误差来源,得出了传感器的综合精度,为眼压测量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推导出外延层穿通击穿情况下均匀掺杂外延层电阻率和厚度的关系式,及使外延层理想比电阻ρW取最小值时电阻率和厚度的精确表达式。从比导通电阻最小的要求考虑,提出了优选外延层参数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此法优于传统方法和C.Hu方法,可使VDMOSFET的比导通电阻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