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91篇 |
教育与普及 | 4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6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0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310篇 |
2007年 | 300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58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63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全新的图形设计语言,它的出现对目前设计领域和艺术设计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AD是对常规表达方法的裂变,是对传统审美观的发展,是对设计师独特创造力的激励。改变设计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2.
东英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111-111
<正>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能把美术课视为单纯的技术课。《大纲》中规定,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了小学课的目的,就不能把美术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美术常识,传授绘画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的课程,而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从而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西传统绘画艺术作了比较,在内在因素方面,中西绘画艺术起源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空间事物的观察方式上不同。在审美追求方面,西方绘画重“写实”,中国绘画重“写意”。在艺术表现方面,表面形式和表面手法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4.
一、前言
所谓教书育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又要利用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体育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是指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特殊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95.
论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潮出现的原因,文章认为,这一诗潮的出现,既是文学延续和党的文艺政策指导的必然结果,又是由接受对象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以及作家的素质决定的,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民歌体叙体叙事长诗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996.
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科学、艺术(审美)、创新: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高峰论坛"在重庆的西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997.
在中西音乐交流的萌芽初期,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不同文化人群"异文化"之间的隔阂与信息的相对闭塞,都导致了中西两方在音乐审美观念上的沟通困难,甚至导致了诸多西方对中国音乐感知认识过程中文化心理的"误读"。对于中国戏曲,柏辽兹如是评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丑陋的矫揉造作,使人觉得好 相似文献
998.
刘婧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51-53
艺术是一种不断创造新兴之美的文化现象,面对传统艺术思想,一方面要继承,另一方面要在现代媒介上进行新的诠释,网络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对优秀动画网站《千总》所运用的传统艺术思想进行剖析,从审美中探索网站动画设计的创意和语境,探讨新的设计方式与传统文化,追求功能、文化、创意的高度融合,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999.
毛崇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提出超越美学的美学:学科新形式的探讨,在后现代与现代及古典传统对峙的悖论式张力语境中展开为:(一)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二)审美的认识论化,(三)美学的伦理学化。对前者他基本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对后两者他是肯定的。审美的认识化的依据来自康德与尼采,但却建立在aesthetic这个单词的感性与审美之双义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误读与混乱之上。他所提出的直觉、隐喻、虚构、形相、多重性、无根基或悬搁都属于文学性的语言或艺术虚构现象,不足以上升为认识论审美化。韦尔施把公正地对待异质性作为伦理/美学的核心论旨,为的是突出后现代多元主义。这样一种美学超越,如韦尔施自己所说,最终导向以美学命名的这个学科的挑战,而并非指向美学的重构,而是引向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的解体。韦尔施的美学重建思路是从现实的非现实化——感觉器官的重新洗牌——非电子经验的再确认,回归自然美本身的原在性,非人化性。他近年的思想进路表现为:重申美的客观性;在日常生活审美泛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审美抵制伪审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在他个人是一种自我超越,由此可以窥见带有普遍意义之后现代美学在悖论中的裂变。这种裂变从属于走出后现代的总体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00.
美育教育是五育之一,而音乐课又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其积极融入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手段,本文从分析音乐课堂上体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重点审视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发挥,其中对音乐课堂认识不够充分,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固化,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是影响美育教育的主要瓶颈,阐明了音乐课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及多样化授课原则,提出了重视美的启蒙,充分利用听觉感受美,拓展审美想象,促进审美表现力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等强化美育教育的路径,以期为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美育教育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