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2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西方古代美术史的研究与教学,往往对内容本身过多地关照,对艺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却极少深入研究,但事实上,由其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影响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取向,并由此决定了其艺术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852.
宋志霄 《科技信息》2007,(20):192-192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教育最终的目标是“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即培养学生的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正确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审美教育在心理上的积淀转化为道德美、语言美、行为美,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通过思维,创造出美的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大胆表现的喜悦,为个性气质的发展与创造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53.
审美人格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个体人生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教育要启发大学生认识自身的审美本性,激发他们对自我进行美化和创造,重塑积极、完美的新的心理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854.
悲剧审美过程中主体产生的情感形态具有对立性的特点,其中恐惧和勇敢、爱与十艮、悲伤和振奋是悲剧审美中最常见的三组对立性情感形态。任何一组对立性情感形态又可包含多种相似性的情感层次,一部优秀的悲剧总能使审美主体产生的情感在一种纵向相似性情感形态坐标上上下游动,因此使人情绪起伏不平。  相似文献   
855.
在美术教学中,作品欣赏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很大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精神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欣赏,引导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赏析,点燃思维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856.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藏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以歌舞为载体表达本民族对神的敬畏和民族信仰。因此,对藏族宗教舞蹈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藏族宗教舞蹈的艺术性和宗教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舞蹈的精髓,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发扬西藏民族文化,更好地引导藏族宗教舞蹈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57.
传统节日在面临社会转型的今天以及洋节的冲击,显得很脆弱,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文章重点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功能研究出发,阐述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功能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试图为传统节日走出困境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从而能够使传统节日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858.
王桂平 《科技信息》2007,(4):130-130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课程。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59.
审美随附性概念最好地解释了审美属性对于非审美属性的依赖关系。审美随附性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审美判断和活动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依据,还可以为我们决定审美判断正确与否提供客观的认识论依据。然而,审美随附性概念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有关于审美判断成立条件的语境挑战、基础属性范围界定的滑坡论证的挑战和艺术作品原创性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可能动摇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扩大随附性的基础属性的范围,诉诸审美属性和非审美属性的“共同可感知性”或“共同可分辨性”以及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的区分来回应上述挑战,捍卫审美随附性概念和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860.
魏晋社会的审美观念与以往大为不同,呈现出一种女性化审美倾向,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傅粉、熏香及好妇人之服饰等.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化审美使得魏晋文人对"丽"之文风有全新的认识,文学艺术形式总体趋向修饰性,追求骈俪之美,取材则愈发世俗化,重视家庭情感的抒发.女性化审美与魏晋时期的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产生内在契合,文学创作越发重视文学本体的独立性.从魏晋文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出发,以女性化审美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魏晋时期绮丽文风背后的影响因素,思考"文学的自觉"与独特审美观念的内在联动,有助于探究女性化审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