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0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0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历史小说在审美取向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具有相当的趋同性,尤其体现在历史深度模式削平、主体的退隐或消解、反讽和戏仿的艺术策略等方面。但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新历史小说只能有限地接纳或"误读"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因此,新历史小说的审美取向只是接受后现代的浅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2.
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 ,综观她的词 ,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3.
苏凯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66-166
音乐课程的改革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音乐体题,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的美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华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1):127-128
从艺术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谈起,引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德智体教育的关系,认为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应加强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贯穿于德智体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95.
文学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活动.它的审美特征就蕴藉在不同于日常和科学用语的话语体系中.文学话语以言约旨远、含蓄凝练,模糊朦胧、含混多义,象征暗示、意蕴深刻为主要特征,带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儒、道、释的影响,经营位置与构图形式,散点透视与出移景换,六法论与中国园林艺术等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我国的传统园林建造手法和过程,分析其中体现着的诗情画意。让人们从一个新角度进行园林审美,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97.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宗教意识同时包含着审美。从审美的角度考察宗教中的想象、感情和需求等,可以发现宗教意识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美学情结。这在根本上是由于宗教和艺术一样,也是深层人性精神的一个显现。  相似文献   
98.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表现为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审美情感的强烈性和审美认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正确的审美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往往带上盲目性、片面性甚至错误。针对这些特点,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9.
审美活动的发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双向的作用。表现在主体则为审美态度,表现在客体则为审美诱导。审美态度与工作态度的功利性(意志)、科学性(理性)相对立,审美态度是非功利的,感性的。功利悬置是审美态度产生的前提。审美客体的作用在审美诱导。就自然审美来说,奇与险的风景具有极大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00.
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构成为逻辑起点。审视审美教育在建构人的和谐意识体系过程中的互动性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互动,包括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主体与以自身为客体之间的互动;科学意识与伦理道德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无目的性与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性之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