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6篇 |
丛书文集 | 128篇 |
教育与普及 | 4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0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38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23篇 |
2008年 | 426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3.
目前很多对于陌生化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学上,而较少对于电影艺术中各种陌生化手法的总结.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感觉与体验的艺术,影像的陌生化显得更加重要.为了让观众获得新鲜的审美感受,创作主体总是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各方面作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44.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1,(2)
回国以来,我体会到:当老师和做学生是不一样的。读本科时,我用学生的视角去看校园、学业和人生,常感到迷惘,不知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如今成了老师,同样走在校园里,视角变了。 相似文献
45.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大视角运动下光照变化剧烈或遭遇纹理稀疏场景易出现特征点提取困难,极端角度下特征难以匹配导致对极几何计算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图神经网络的视觉SLAM算法。基于先验位置估计的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先验位置估计实现图像特征点快速均匀检测与描述,构建真实准确的特征点信息。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匹配网络,通过消息传递图神经网络聚合特征点信息,使用自我与联合注意力机制对前后图像帧分权重特征匹配。将特征提取与匹配图神经网络与ORB-SLAM2系统后端非线性优化、闭环修正、局部建图模块融合,提出一个完整的单目视觉GNN-SLAM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KITTI数据集上与ORB-SLAM2算法相比,绝对轨迹误差降低37.59%,相对位姿误差降低19.67%。 相似文献
47.
程新元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1):54-60
壁画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人们的风俗、信仰以及文化内涵.桂东南明清传统村落壁画其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具有装饰的功能,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道德修养.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明清传统村落壁画的田野调查,分别从壁画的教化功能、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心灵寄托等对该地区的明清传统村落壁画艺术进行阐释,以期为... 相似文献
48.
邓维明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1):28-33,39
对于诗词和文章的态度,朱熹始终遵循"文道一贯"的审美核心,是对周敦颐"文以载道"的突破和发展,对于诗文的价值与作用始终归于"言以明道",其诗文评论从作者、作品主题、规范及诗文作品风格四个角度阐述,形成了朱子理学诗文评论的框架构建,他反对空洞主题,注重真实表达,其对诗文的理解和态度,突出了理学教化的根本目的,其诗文评论审... 相似文献
49.
夏雨禾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108-116
近年来涌现的编辑部社会学、“新新闻生态”、融合文化等理论视角,分别从“生产者”“消费者”等角度关注媒体融合进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不过,由于各研究视角对“人”的理解均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角色化框架,因而无法真正确立人在媒体融合中的主体性地位。技术赋能使人获得了“融合性媒介”的素质,这为媒体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具有“数字化身”的社会主体在自我激励机制和规范性机制的作用下,以自组织和他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更大规模的社会融合浪潮之中,融合始终与人的“自我迷失”、社会解组等裂变性风险相伴而随,可见,当下风险防范和秩序重构已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