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34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唐琳 《科技信息》2010,(16):I0194-I019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实施的手段、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12.
本文通过对美育学科的界定,论述美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讨论其系统特质及其功能,相应的实施途径和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把美育的内容层次构成概括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个方面: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创美教育.  相似文献   
913.
近些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培养体育兴趣、学习体育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体育教育要从以技能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融合身体与精神两者因素,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914.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围绕素质教育的要点,在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重点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915.
范小青的苏州话方言写作采用活泼自然的方言俚语,使小说表现出幽默、讽刺的艺术审美格调。注重从古老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地域性文化特征来描写城市的老区居民以及他们富有传统的乡村特征的生存方式。苏州话的写作使小说文本保持了俚俗的原生态,培育了审美的慢节奏,并产生了阅读的亲近。  相似文献   
916.
生产力既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审美是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它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到抽象深刻的理性思维。在简要阐释生产力的历史发展对于审美的意义后,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不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审美的产生,而且生产力的发展也丰富了人类审美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9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性诉求之间存在着“历史契合“。这样一来,作为一种关切现实的理论平台,现代性视域有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论题深化。从而作为现代性基本建制的资本逻辑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切入现实的通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在互动中,呈现出一些基本原则,应以资本逻辑批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资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18.
现代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导致的社会分裂,成为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现代性成长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效率意识形成、社会开放深化、人的素质发挥的同时,也造成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社会分化和社会浮躁。因而,必须在现代化中寻求社会主义的价值,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性。  相似文献   
919.
中国山水诗意境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进行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由宙美主体的人生观念所形成的审美情志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0.
郭智敏 《科技信息》2013,(13):285-285
本文简单介绍了苏格兰格子的起源,定义以及它的发展历程。从发展与演变的角度重点论述了Tartan与流行,Tartan的社会功能性和Tartan的审美三个方面的内容。挖掘苏格兰格子的内在含义,提高人们对苏格兰格子和格子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