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0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一) 关于“自我”的理论研究和文学表现,已风靡于世。但这一概念,我国现有许多词书,包括《现代汉语新词词典》都未列条目;《现代汉语词典》虽有条目,解说为“自己”,仅只涉及和“双音动词”的关系,显然是不足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说“自我”为“相继的意识状态的主体。现代心理学中,‘自己’  相似文献   
192.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鼎盛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上。壁画技法流畅而娴熟,创造了完全民族化的造型风格及博大、雄强、华丽的时代审美性,同时显示出隋唐画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相似文献   
193.
传统的语文审美教学中有时只注重了学生对形式美的感悟,却对最具有生命强度,最启迪思考的人格美、人性美、理性美的引导不够。因此本文拟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升华、创造美的能力角度探究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方式,从而为语文教学拓展思路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4.
朱自清先生一生耕耘不辍,大胆开拓,敢于超越,他的散文创作以诗画入文,融诗情画意于文中,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和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体现了艺术家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艺术内涵,作品不仅有独特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内涵美,这是他的作品历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5.
从服装色彩蕴含的艺术审美情趣、民族风格以及视觉审美属性出发,探讨人类艺术审美意识的根源.同时,论述了和谐服装色彩的定位、色调的作用以及多元化民族色彩形式对服装色彩和谐的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196.
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的审美需要、审美交流和审美修复功能表现出来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透过它的视野来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不仅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代社会,民歌也面临着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凸现出民歌的现代美.  相似文献   
197.
姜慧 《科技信息》2007,(24):179-179,183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看当代我国版画家的作品,都能窥探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中使用的符号,不是为形式而形式,也不是某种情感的标签,而是从生活和传统艺术中筛选、概括出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系统的因素,经过编排、组接,以可视的形状,在  相似文献   
198.
人生的审美灵境作为人之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展开状态及对其意义的诗性领悟,它是人与自身及他者矛盾解决的涵容共生于生存境界.它既寓存日常存在之中,又将人从中提升出来.通达此境界的枢机在于人要有一种既不超乎现实存在之外,又不拘执于现世存在的满足之中;既不凌驾于他者之上,又不随顺于他者操控的自由自觉以至爱人爱物的柔静、创造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9.
中国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模糊语言,如笔法论、书家品藻、书法赏评中均有许多例句,如果从其成因看,模糊语言应与古人的用语习惯、指导思想和故弄玄虚及书法艺术自身属性有关;从审美角度看,模糊语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0.
中国文坛经过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期的技巧形式实验与“历史沉迷”之后 ,又出现了一批关心当前社会问题的小说 ,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有谈歌的《大厂》、何申的《年底》、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等等 ,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被看作“现实主义的冲击波”或“现实主义的回归”、作品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意识的唤醒。有些评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复制社会现实 ,它要求以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思想光束来烛照社会现实 ,对社会现实采取不妥协的和批判的态度。作为作家 ,他宁可对“历史”有所“不恭”,也绝不能以任何理由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