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8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刊讯 2007年3月22日,环境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王玉庆理事长,金鉴明、郝吉明、汤鸿霄、蔡道基、魏复盛等5位院士和全国知名专家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任官平秘书长主持。会上,王玉庆理事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环境科技名词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国内、国际的交流,环境技术的推广,环境科学的普及和教育,环境产业的发展,国家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有重要影响。环境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科学性极强而又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依靠我国环境保护界的院士、专家坚持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参与和努力,才能完成好。为此,希望专家们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积极奉献,完成环境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环境科学学科建设留下重要和宝贵财富。随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情况;潘书祥原副主任宣布了环境科技名词委组成名单并颁发聘书;审定室邬江主任介绍了名词审定工作原则与方法;郝吉明院士对《环境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方案作了说明,并提请委员会讨论。经讨论决定,环境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分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技术、环境管理三个小组开展工作,分别由副主任委员唐孝炎院士、郝吉明院士、金鉴明院士领衔上述三个部分的编写工作。会上还就《环境科技名词》的框架结构、审定工作的具体分工和时间安排等进行了研究和落实,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才磊)  相似文献   
162.
本刊讯 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规范作用,同时也指出审定工作的难度很大,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吴启迪副部长发表讲话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非常大的综合性学科,因而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异常艰巨、繁重,离不开广大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才磊)  相似文献   
163.
164.
本刊讯 2007年1月15-16日,语言学名词终审会议在北京召开。13个分支学科分别作了总结,各分支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对审定工作和书稿质量进行了评议。针对尚存在的少量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进一步开展修订工作。本次语言学名词审定工作,不仅对规范语言学学术用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作为试点学科,为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大批语言学家直接参与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工作,对推进我国的术语学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张晖)  相似文献   
165.
由于月球测绘的实践较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测绘学名词》第一、二版收录的月球测绘专用术语只有月面测量学、激光测月、宇宙制图、月球轨道飞行器等(如表1所示)。近年来,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开展,人们对月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研究月球测绘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各种实验开发,随之丰富了本领域的科技名词,文献已涉及很多月球测绘术语和名称。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大辞海——天文学地球科学卷》中,就包括了月壳、月磁、月震、月质学、月面图、月面学、月震仪、月球探测、月面直角坐标、月球面坐标系、月面坐标的基点等名词。在笔者已搜集的英文文献中,涉及的月球测绘名词(如表2所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综合类名词。内容包括月球形状、月面地形特征、月球测绘学的基本术语。例如:月球章动、月球地形、月球重力场、月球探测、月球测绘、月球测量、月球制图。2.月球大地测量名词。确定月球大小、形状、重力场和自转特征,建立月球测绘参考框架的技术。例如:月球大地测量、月球水准面、月心坐标系、月面坐标(系)、月面控制网、激光测月。3.月球测量名词。在地面、月球轨道器和月面实施的观测活动。例如:月球磁场测量、月球摄影测量、月球轨道摄影。4.月球制图名词。月球表面特征的观测、数据处理和绘制技术过程。现有制图名词侧重于地图和图像的类型。例如:月球制图学、月面图、月球重力图、月球地形图、月球图(像)集、月球航天图。5.月球测量装备名词。测月专用的平台和设备。例如: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轨道器、月球测高仪、月球磁力仪、月球测绘摄影机、星跟踪摄影机、激光测距回射器。6.专用名词。一些国家或机构进行月球测绘的专门术语及名称。例如:月面实地定向测量、月球区代码、通用月球控制网、月球横墨卡托格网、月球正射影像图、月球正面/背面图、阿波罗月球飞行图、月球地质勘探摄影机。并非所有月球测绘技术与活动都另需独立的名词,很多已有的名词可通用于月球。例如对地观测的摄影机名称,在对月观测中不需要加“月球”:框幅摄影机、线阵遥感器(线阵相机)、条幅摄影机(航线式相机)、全景摄影机;图像处理名词:像空间坐标系、物空间坐标系。当然,也有可能在空间探测中形成了通用的测绘名词:近红外摄影机、长波红外摄影机、角定向、星下点、空间位置等。目前,较多的月球测绘名词系英文译名,需要关注两种情况。一是择要确定“月球”+普通测绘术语的复合词。因为很多测绘名词已经是双词、多词组合,对那些词素多,也不太重要的词,可作为词组使用,而不设独立的月球测绘名词。例如:测月后向反射器(lunar ranging retro-reflector,LRRR),是月球上设立的测量基本控制点。英文作为一个复合词,包含了月球、测距和后向反射器三个词。如果不选取这个复合词,而把后向反射器或测距后向反射器作为独立的名词会有更多的用途,而目前《测绘学名词》尚没有选取这两个词。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图(lunar topographic orthophomap,LTO),顾名思义是表现月面起伏的一种地图,这种图的限定范围可参见正射投影、正射像片、正射影像地图等已有名词,可不用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图的合成形式。二是地球测绘的派生词,尽可能保留英文原词的含义和组词特征,而不用“月球”+普通测绘术语的复合词。例如:selenoid,其参考定义为:月球的重力等位面;与大地水准面(geoid)是同一词根。selenodesy,其参考定义为:对月球大小、形状、重力场和自转的研究;与大地测量(geodesy)同一词根。两个术语的研究对象与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类似,但译为月球大地水准面、月球大地测量,由原来一个独立的词变成了有重复现象的复合词。由于目前使用月球大地测量这个词已经比较普遍,本文只是作为问题讨论,尚没有提出更确切的对应名词。有文献的处理方式如:月面(月理)(selenography)、月质(selenology)、月貌(selenomorphology),不再用月球地理、月球地质、月球地貌、组词既简练、又可看做一个独立的月球用词,似比较恰当。苏振礼: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300061  相似文献   
166.
本刊讯 2007年7月13日,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林科院报告厅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委员包括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誉主任蒋有绪院士,主任尹伟伦院士,副主任施季森、杨传平、尹发权等共31名专家。会议由尹伟伦院士主持。 在听取了秘书处及各分支学科负责人关于第一阶段工作及相关名词遴选进展的汇报后,蒋有绪院士就学科框架及选词范围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并和与会委员们一道就新版收词的范围和深度、新兴和交叉学科名词的处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一致认为,第二版林学名词(定义版)应当以第一版为基础,同时反映出学科的发展变化,能够兼顾管理、生产、科研部门应用为一体的特点;在术语的选择上,不求全面,但要突出特色等。专家们对去年年底第一次会议中所形成的学科内部框架进行了部分调整,并确定了各学科组的召集人及成员名单。此外,还就专家们存在分歧的部分学科名词的处理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如对湿地、生物质能源、城市林业、森林游憩等词条或学科领域,建议分别收录至相关分支学科组,而暂不单列学科组。 (高素婷)  相似文献   
167.
关于科技名词定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阐述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应当继续加强审定科技名词原权威性和约束力,审定科技名词厅结合学科环境保护完整的系统性;审定科技名词 当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大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术语学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水平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8.
摘要 简要阐述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应当继续加强审定科技名词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审定科技名词要结合学科环境保持完整的系统性;审定科技名词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大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术语学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水平等几个问题。科技名词,或称科技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技专业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科技名词作为科技发展和交流的载体,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如何,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而且对科技新概念的引入、新学科的创建、新理论的开拓,以及促进国际科技信息的交流、学科与行业之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科技文献及辞书的编纂出版等,至关重要。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工作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科技名词的使用一直比较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名词大多来自外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遣词用字习惯不同,造成了一个概念多种名称。因此,准确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我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仅就有关这方面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一、继续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科技名词都是“舶来品”,先有洋名,再有汉译。所以对中文名词命名,实质上是个转译风格和技术问题。这中间自然存在着高下之分,文野之分。有的翻译得好,真正做到了“信达雅”。如Windows译成“视窗”,gene译成“基因”,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选其英文字首缩合词“AIDS”,按音定名为“艾滋病”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是也有不少很不得体甚至闹出笑话的。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首先要对现有的以及不断涌现出来的科技译名进行核查,随后进行审定、公布,并跟踪检查实施情况。科技名词一经该委员会公布,就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人民都应当遵照使用,特别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带头使用。目前全国名词委共组建了理、工、农、医和交叉学科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50多个,共有18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名词审定工作,可见其工程之浩大。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消除了一批粗制滥造与混乱的名词,对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对已公布的科技名词要加强宣传力度,以增强其约束力。正如过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人民日报》上公布汉字《简化字总表》那样,全国名词委也应在《中国科学报》与《科技日报》上分期分批发布科技新词,让全体科技工作者都知道,以便遵照使用,不能只在小范围内公布。如“克隆”这个名词,全国名词委1989年就公布在名词书上了,但一般人哪个知道?直到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一只绵羊之后,“克隆”一词才被舆论炒上了天,有关这个词的争论也随之而生。看来这一桩公案,实由全国名词委宣传力度不够所致。如同在报刊上继续随便使用繁体字以错别字论处那样,国家应把是否使用全国名词委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报刊质量的标准之一。要有这种权威性。而且,要像公布法定计量单位,同时也把过去使用的那些非法定的量附在后面那样,把应该废除的名词也一并附上,广而告之,使大家一看便知,日后再继续使用就是错误。第三,“不搞争论”。眼下是科技“信息爆炸”时代,科技新词出现速度快,数量大,流行速度也快。坐而论道是不行的,而且这种争论的价值不大,应该求同存异。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科技新词,是由科学家和语言文字专家共同敲定的,“质量”应该说是有保证的,用不着“试用”,直接投入使用好了。若反复试用,反复修改,反而会造成混乱。记得1977年推出的一期汉字简化表,其中若干简化字形象太差,公布不久又宣布作废。但是事实上一纸宣布作废的公文是不能奏效的,那些已宣布作废的“简化字”时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全国名词委要以此为鉴。二、审定科技名词要结合学科环境,保持完整的系统性科技名词不是孤立的、随意的,应该置身于该词产生的具体的学科环境之中,或者说这些词的释义应局限于一定的专业范围之内。所以在转译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它的概念体系,即重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又要弄清它与相邻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以便保持完整的系统性。当然,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学科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命名,这也是允许的,应视情况而论,或统一,或分别定名,并列共存。如electric potential在物理学中定名为“电势”,而在电子学中则定名为“电位”,这是不错的。但如probability一词,在物理学中定名为“几率”,在数学中定名为“概率”,现在则统归于“概率”,这自然是无可无不可的事。但是与此相应的“最可几的”转名为“最概然的”(most probable),我则看不出它有什么优点。“概然”是什么?别扭已极,更不用说“最概然的”了。这如同人要穿衣服一样,各行各业的标志服应该不同,使人一看就知道着装的人干的是什么行当。对于不同的学科系统,也不可削足适履,强求一律,因为物理学中的概念与数学中的抽象涵义是不同的。我们在审定科技名词时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三、审定科技名词应当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专一性原则 科技名词应是单义的、专用的、无歧义的。即一词一义、一义一词。对于一词多义的外文词,应该按其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分别定名。统一性原则 对于同一学科中的一义多词者,应该统一规范。如orbital space stations一词,指的是人类在外层空间某一轨道上设置的一个研究实验室,现有诸如“空间站”、“太空站”、“航天站”、“轨道站”和“轨道空间站”等种种译法。《汉语主题词表》上记载为“轨道航天站”,我看以此为好。时下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一词,汉译竟有“虚拟现实”等十数种之多(见《科技术语研究》1998年第1期)。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不要纯粹地在字面上花功夫,因为virtual一词,本义“虚多实少”,在不同的场合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是“虚”是“实”,要具体分析。例如virtual work虚功,virtual particles虚粒子,virtual displacement虚位移等等。相反的例子是virtual memory实际内存,a virtual promise实际允诺,virtual ruler真正的统治者等等。既然VR技术指的是以科技手段造就的向接受人传输的“色香味”俱全的环境,而这种环境不是接受人亲身参与的,只是一种十分逼真的感受而已。我以为在这些大同小异的汉译中选定“幻境”一词足矣。简单性原则 科技名词不是文艺作品,不需要装点和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科技名词应该简洁自明,由单词或复合词构成。即:名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等,如:光,电;熊猫,血管,原子能;信息高速公路等等。作为科技发展和交流的载体,科技名词应当简洁自明,无二义性,且能望词生义,易于推广。四、大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术语学理论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科技名词的统一与规范化工作,不单是一个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科技名词的审定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门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学科——科技术语学来研究、协调这些方面的关系。由于术语学带有明显的边缘学科的特征,其研究领域不仅与语言学密切相关,而且同哲学、逻辑学以及各门自然科学学科都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主要是对汉语的科技名词进行规范化,目前汉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言,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这一工作不仅是我国科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是对促进汉语文化圈乃至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水平,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这是其一。其二,在用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审定科技名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汉族特色,而且要考虑到少数民族的特色,充分注意到他们在信仰、爱好、习俗、禁忌方面的特点,不能简单草率行事。这项工作不单是沟通、传播科技信息的问题,更是一件关系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大事。其三,建议组建一个由海峡两岸包括港澳科技界人士参加的科技名词协调组织,共同以向前看的务实态度,真正做好中华民族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这不仅是我国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需要,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四,在开展科技术语学研究的过程中,既要面对世界,拓宽研究的视野,更要坚持民族性的原则。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间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部《中国科技史》至今举世惊叹。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科技事业在近代落伍了。为了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对于像我们这样有着独特语言文字的国家,为科技概念命名不仅要有高超的翻译技术,更主要的是要符合中文习惯,体现民族风格,不管是意译也好,音译也好,都应如此。因此,完全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术语学理论体系,用以指导科技名词审定的实践活动。同时要使科技名词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紧密结合起来,因为任何形态的文化,包括名词术语研究在内,只有充分而准确地体现民族的国家的特色,才更具有国际性,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69.
看到“风化冶两字,很容易想到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下逐渐破碎、分解的过程.这-理解是不错的.“风化冶是-个涉及面很广的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地理学名词》《土壤学名词》《地质学名词》中都收了“风化作用冶.《地质学名词》无定义.《地理学名词》中的定义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冶.《土壤学名词》中的定义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冶.两个定义用语虽不尽-致,但内容大体相同,表述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70.
正2014年4月8日,宗教学名词审定工作课题组在宗教所会议室召开研讨会。宗教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宗教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宗教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宗教所副所长金泽研究员、宗教学名词审定工作课题组唐晓峰副研究员等十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卓新平研究员主持。此次研讨的是《宗教学名词》(第七稿)。各分支学科负责人汇报了各自工作进展及遇到的难题。大家就难题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