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89篇
系统科学   251篇
丛书文集   761篇
教育与普及   4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6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181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1008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1126篇
  2011年   1288篇
  2010年   1261篇
  2009年   1410篇
  2008年   1882篇
  2007年   1622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602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电磁学多用实验仪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电磁学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楚楚 《科学之友》2006,(2):22-23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经过115h 32min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7日凌晨4时33分,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3.
对数学实验这门课程的起源、目的、意义和作用做了明确的阐述。并对课程的内容和教法做了深入的讨论研究,建议数学实验课应该建设成为一门大学数学的技术基础课。  相似文献   
994.
重视汇编语言教学中的实验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汇编语言实验课是汇编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课了解CPU、存储器、接口及外部设备的工作特性,对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达和传送产生感性认识。本文阐述了实验课在学生学习汇编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如何上好汇编语言实验课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5.
从实验管理、实验设备、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建设的实验教学开放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996.
一种适用于教学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原抗体系统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设计一种教学成本低、便于教学使用、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和提高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抗原抗体系统.方法:以提纯的人IgG免疫家兔获取兔抗人IgG抗体,再用其包被酶标反应板,以人血清(人IgG)作抗原,用酶标记羊抗人IgG抗体结合抗原及催化底物显色反应.结果:该双抗体夹心法,底物显色反应清楚肉眼即可作出判定,非特异干扰极小.结论:我们设计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清晰、便于理解和掌握、教学成本较低、结果易于观察、便于教学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997.
完成端口在视频会议服务器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会议服务器的性能测试需要模拟大量的客户端和真实的流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 ows完成端口模拟客户端来产生真实流量,从而进行视频会议服务器性能测试的方法,并描述了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视频会议服务器性能测试中的准确性和低开销性。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载体吸附法的固定化方式培养了高活性的厌氧生物膜颗粒,并研究了反应器的启动运行、工艺特性及污泥特性等规律,探索用生物膜颗粒取代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行性,以缓解国内颗粒污泥供应不足的问题.实验装置采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投加人工配水,裸载体为陶粒(湿视密度1310kg·m-3,平均粒径0.32mm).实验分初次启动、二次启动及稳定运行两个阶段进行,反应器仅需24 d就可完成启动,COD容积负荷最高达到18kg·m-3·d-1,相应的COD去除率在70%~80%之间.  相似文献   
999.
EDT毛化轧辊表面凹坑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轧辊表面电火花毛化过程中放电中心温度的变化、凹坑形状与电参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放电通道形成过程和热流密度分布函数,采用解析法建立了单个脉冲放电通道的热传导模型,并运用积分变换法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温度场求解.讨论了轧辊表面在不同峰值电流下放电区域中心位置的瞬态温度变化,确立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与熔化凹坑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所建模型与采用的方法正确,可用于轧辊表面形貌形成过程的仿真.  相似文献   
1000.
16Mn(HIC)钢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应变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16Mn(HIC)和16Mn钢母材、焊缝在H2S环境中应力腐蚀开裂.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酸性H2S介质中均发生穿晶型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与16Mn钢相比,16Mn(HIC)钢有更好的抗SSCC性能,钢中的C,Mn,P和S的含量降低有利于提高钢的抗SSCC性能.焊缝及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粗大魏氏组织、偏析、缩孔和夹杂等缺陷,降低了焊缝的抗SSCC能力.但是,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适当提高焊缝的抗SSCC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