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燕涛 《科技资讯》2009,(22):246-246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做好班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通过干部民主选举法,形成民主竞争的格局——两套班委会轮流上岗。其次,处罚违规违纪要有尺度,要遵循适度、及时、公正、情感等原则。最后,还要做好赞美表扬工作。总之,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需要认清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正确高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2.
论主观恶性的历史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恶性理论在刑法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源头探究其发展、变化的脉络,显得十分必要.通说认为,古代刑法采取的是结果责任,即不论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了实害结果,均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外刑法发展历史表明,有危害结果不论罪和没有危害结果亦论罪的情况大量存在,这说明古代刑法结果责任论是错误的.分析发现,刑法从其产生之日,定罪量刑就是围绕一定量的主观恶性上下波动的.不同时期刑法实践的差异仅仅在于是重视纯粹的主观恶性,还是重视以行为体现出来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43.
谈到对学生的处罚,一些教师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训斥一顿,然后写检讨书或保证书并当众宣读,或者罚抄写作业,或者罚打扫卫生等等。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常常是身受罚却心里不服。教师这样做既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违背了“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原则。我认为,对学生的处罚应该为其留有选择的余地,尤其对一些叛逆心理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先给出一种严厉得使学生难以接受的处罚,  相似文献   
44.
论教唆犯     
通过“教唆犯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这一概念,分析了教唆犯的两个成立要件以及在认定教唆犯上应该注意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未遂教唆和教唆未遂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教唆犯。  相似文献   
45.
被害人在具体行为中的地位、作用和被害情况对加害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确定该行为在刑法上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破解了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难题。回顾和梳理有关单位诈骗定罪问题的争议及其解决的过程、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不无裨益,对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刑法问题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7.
纳税人作为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的地位不断加强,在用量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愿望的驱使下,纳税人千方百计地寻求减少支出。降低税收负担的各种途径,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历来既复杂又混乱,且执行难度大,导致税收流失严重。加强税收征管管理,加强反避税工作,除要有健全的立法,完备的反避税法规外,还要加强税务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48.
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作出处罚决定,依法给予在网上散布日本核电站爆炸污染山东海域谣言的杭州网民陈某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人民币。(3月21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49.
"中性行为"即"日常生活行为",可分为中性业务行为和非业务性质的私人行为。"中性行为"理论研究的关键是将可罚的帮助行为从"中性行为"中区分出来,即"中性行为"在何种特定的情境下失去其"中立性"、丢失其"日常生活"特征而成为刑法规范意义上的可罚的帮助行为。一般来说,可以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以及行为是否可以被评价为一般的"帮助行为"二者相结合,来把可罚的帮助行为从"中性行为"中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50.
法律释疑     
自行扑灭了火灾还要受到法律处罚吗阿伟: 不久前,我办的小型加工厂发生火灾,我们自己扑灭了火灾,当地消防部门在火灾原因调查后,对我作出了罚款处罚。请问,自己的企业发生火灾,自行扑灭的,是否还要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处罚?如有处罚,应按照什么法律法规处罚?使用什么样的比例? 四川华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