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介绍了八位定点乘法器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其设计原理和系统模型,在Modelsim环境下实现了其电路原理图设计,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构建了含glnA基因片段和TPTⅡ基因的单交换整合型重组质粒pGN1-4,并通过电激法,三亲接合转移和二亲接合转移法号入到满江红鱼腥藻细胞中。用蓝细菌原位杂交法筛选出转化细胞菌落。再经Southern杂交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转化结果。化学测氨法表明,培养后7~14d泌氨达到高峰,转化细胞泌氨比对照高40%。光镜观察表明,转化细胞藻丝变短,易断成单个细胞,异形胞频率降低;扫描电镜观察指出,转化细胞外壁有鳞片状鞘层,而对照较光滑。  相似文献   
84.
对发生突变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基因进行了PCR修正,并将其连接到pAO815载体上,然后克隆进大肠杆菌TOP10F'中,提取质粒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再用电激法转化毕赤甲醇酵母KM71,利用RDB平板和PCR技术筛选出阳性克隆菌落后,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重组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蛋自在毕赤甲醇酵母KM71中获得了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85.
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以野生型大肠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为模板,获取3种突变型(Cys85Ser.Cysl51Ser,Cys85/151Ser)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与Pst Ⅰ将3种突变基因片段插入到克隆载体pUC18上,进行蓝白筛选,将筛选的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86.
定点DSP块浮点算法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块浮点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软件实现方法,给出了TITMS320C5402定点DSP块浮点算法的汇编源程序代码,并以全波傅氏算法周期函数的模值计算为例说明块浮点算法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几种碰撞时间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继《碰撞时间的定量计算》一文之后,再对斜碰撞、定点碰撞和非球形物体碰撞时间的计算问题作出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时间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8.
蒋秋兴 《科学通报》1995,40(10):940-940
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菌(H.halobium)紫膜(purple membrane)中唯一的蛋白成分,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化学能.明适应的BR受光激发,约500fs(10~(-15)s)后生成过渡态J,约3ps(10~(-12)s)之后转变成含13-顺生色团的中间态K,然后历经L,M,N,O等中间态在10~20ms内回到BR.随着循环的进行,质子从细胞质侧转运到细胞外侧,产生跨膜质子梯度.BR的光循环中间体M的生成和衰减与质子转运密切相关.快速动力学分析表明M的衰减过程至少可以分出快(M_(412f))、慢(M_(412s))两种成分.关于两种M衰减成分产生于BR光循环的哪个步骤,已经提出了多种看法.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广为认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89.
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理想纱条与实际纱条的功率谱,不仅给出了比以往更严格的理论公式,而且通过将纱条不匀分解成几个基本平稳过程之和,讨论了实际纱条功率谱密度的典型形式。同时,还指出乌斯特波长谱与均方根谱密度属于不同的概念:前著既不表征 CV 值的波长分布,也不可与理想纱条的均方根谱密度相比。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用十六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6实现纱条不匀谱分析的设想,并完成了其主要软件(包括一定点 FFT 子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将 IBM-PC 与乌斯特传感器联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功率谱能在功能上代替乌斯特波长谱。本系统的算法简单而高效,与乌斯特仪器相比,不仅成本很低,且其功能和灵活性将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90.
朱江利 《科技信息》2007,(9):88-88,102
电力线路运行部门最难处理的故障是解决线路跳闸问题,该文就如何尽快找到线路故障点,如何有效地组织输电线路故障查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