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清代湖州诗人严遂成,在与厉鹗等浙派文人的结社交往中达成了观念、态度上的符契,受到浙派诗风的影响,部分诗歌继承了浙派“宗宋”“尚清”的诗风:在诗学倾向上,以宋诗为宗,师法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在创作特色上,以学问为诗,写景咏物诗大多清新绮丽。由于丰富的游历经验和强烈的功业情结,严遂成的登临、怀古、咏史诗悲壮激烈、雄气纵横,具有“尚雄”的特殊风貌,显示了对浙派“尚清”诗风的超越。  相似文献   
32.
利用地区差距加权变异系数Vw数学模型,从GDP和投资来入手分析中国三大地带地区差距 扩大问题。认为中西部地区形成较高的资本形成率,加快经济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3.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34.
西昆体后期领袖晏殊因为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所以通过努力追求清境,推崇气象,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的不俗成就,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35.
陆机主体才性的特殊性是影响这一诗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受江东陆氏家风家学特点的制约,陆机具有矜重清厉的性情气质、优厚的才学及呈才意识。其矜重、清厉的特殊性情制约着诗歌繁缛而庄重典雅的风貌,而其“才多”及呈才意识又较为直接地影响到诗风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36.
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的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力作,这些诗作滋生的土壤是李白复杂多变的人生际遇。中年的诗人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跻身仕途,却屡屡碰壁;晚年的李白命运多舛,把对生命遭际的慨叹化作对现实的关注,使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凸现出现实主义的灵性。  相似文献   
37.
着眼于19世纪中晚期英国科学发展的宏观图像,作者指出在中国广为流行的“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恩格斯)一说不够全面,对上一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汤浅光朝)也提出了质疑,进而尝试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科学状况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8.
过去,一提起藏族妇女,不少人的脑海里便马上会浮现出愚昧、落后,以及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社会上少见的婚姻制度等奇闻轶事。其实,藏族妇女还有她特别优秀的另一个侧面,却鲜为人知,而这个侧面,又恰恰正是她们的基本社会特性。下面,我就把她们身上一些特有的优势介绍给大家。一、泼辣能干的藏族妇女1962年,当我第一次到达西藏农村时,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那里的社会风气与内地完全不同,依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那种男主内女主外的残余。每日清晨,你便会看到各家各户的女主人们,纷纷背起背篓,走出家门去地里干活;而男人们却留…  相似文献   
39.
官方监管、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喆 《科技资讯》2011,(11):163-163,165
分析银行监管的存在主要问题;给出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改进银行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阐述官方监管、市场监管与内部审计三大支柱是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银行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40.
作为清代诗坛宗宋的浙派诗两个重要分支:以厉鹗为代表的狭义浙派和以钱载为首的秀水派,前者主要创作在雍正及乾隆前期,后者活跃于乾隆朝,前后相继.通过二位代表诗人的对比,有助于深入把握其文化个性、艺术特征,认识两派诗歌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