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8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原刊名为《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以交流学术思想、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科教兴国和学校发展为办刊宗旨;以新(选题新,发表成果创新性强)、快(编辑出版速度快)、高(刊文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高)为办刊特色;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  相似文献   
42.
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系作者研究先秦史学史三十年的总结之作。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笔者似未见相关书评问世,笔者后学,不揣固陋,妄谈读后感受。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一书,分别讨论了"秦前"与"先秦"、史.历史、中国史学分期、秦前史学优  相似文献   
43.
2010年10月29日至31日,全国首届薛凤祚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薛凤祚故里淄博市临淄区召开。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山东自然辩证法研  相似文献   
44.
本探讨了戴震的学术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指出了戴震学术思想的精华仍然是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的极好材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45.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3):F0002-F0002
藏学研究暨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于7月31日8月3日在西藏大学召开。研讨会由西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政协、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新闻出版局协办。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协副主席、党委统战部部长巴桑顿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研究员,自治区副主席白玛才旺,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曲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研究员格勒博士,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次旺俊美,自治区党校副校长牛治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继承发扬尚老学术思想,探讨让中国接骨学再创辉煌的途径。方法:①通过论述尚老学会思想;②临床实践应用和发挥尚老接骨学四大原则。结论:要继承发扬尚老学术思想,应用中国接骨学方法治疗骨折及脱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方法论问题在科技开发和学术研究中的特殊作用日益突出并为人们所自觉关注与反思.民国时期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与学术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多年来对民国时期诸多学人和学术思潮已有比较广泛的研究,但从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概括和总结还相当不够,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则尚未见到.我自己多年来关注哲学研究方法论,也曾从梳理社会认识史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治史方法有些触及,但对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方法则鲜有涉猎.正是如此,当我看到薛其林同志送来的厚厚一本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时,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觉油然而生.该文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是时期的学术方法论世界.  相似文献   
48.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等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49.
<正>《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原刊名为《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以交流学术思想、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科教兴国和学校发展为办刊宗旨;以新(选题新,发  相似文献   
50.
陈传康先生倡导地理学研究的综合观点,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首倡者和建立者之一,并广泛引进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用于地理学研究,在地理学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应用化的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开拓和发展土地科学、区域发展战略、综合地理学和全息地理学的理论、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建树颇丰。其学术领域不仅在地理学方面,同时也扩展到旅游学、哲学、科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学等多方面,并都有创新。本文对跨学科研究、地理学综合研究与应用研究、“干”字型人才结构、科学的想象力与创新等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