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8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陈治光 《科技潮》2004,(11):44-44
张忠占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8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从事应用统计(包括生物统计、可靠性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3.
对学术争论长期消寂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争论是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一环 ,也是判别“真科学”、“赝科学”、“伪科学”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学术判断与评价的公正方式。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而言 ,可以说 ,学术争论往往是打开源头创新之门的钥匙。虽然我国科技界的资深学者和高层领导对此呼吁热切 ,但至今仍很难真正打开学术争论的活跃局面。到底影响学术争论有哪些原因 ,笔者试图作一初步剖析。一、从科学共同体内部看其一 ,普遍存在“人情风”。在学术上发表不同意见 ,怕得罪人 ,怕伤害朋友的感情 ,怕搞僵同行间关系。我们常可见到 ,人们在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考证清代学者吴烺(1719-1771?)的生平,分析他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对清代学术的影响.方法 文献资料考证.结果 根据史料记载,修正了以前关于吴烺生平考证的疏漏,考察了吴烺学术思想的渊源.结论 吴烺的治学观点受到了当时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他的工作对推动清代经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黄芳 《科技信息》2010,(12):136-136
本文先介绍了林语堂的学术思想进而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地域文化环境、家庭的熏陶和求学生活历程三个方面,这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内源性"因素研究林语堂及其学术思想,从而使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书籍目录中杂家类自刘向设置起,就存在体例不明、归类混杂的问题,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才真正确立了杂家类地位,并从理论上和体系编排上解决了杂家类归属问题.但仍未解决四部分类法的弊病.但这种解题性书目的发展,特别是其中杂家类目录体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可以说中国传统学术成就的取得与解题式书目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关联.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唐宋的服饰进行了比较,从民族融合、学术思想、统治者等几方面来探讨了唐宋服饰的演变及宋代的服饰没有承袭唐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后藤艮山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医学,因提出万病源于“一气留滞”的疾病观和对中国医学的反思,对日本汉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称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真正创始人。文章从以儒学的“仁”为基础的医学伦理观和以儒学的“一元气”为核心的医疗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后开脱  相似文献   
109.
从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思维科学研究后,长期以来他在形象思维与模式识别、认知科学与智能模拟以及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综合集成方法论与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等诸多领域与作者进行研讨,在学术思想上给予指导,除了研讨会、工作班子会议外,彼此进行了长达20年的学术通信。这对作者运用学科交叉研究的观点,提出人机结合的智能科学及社会智能科学学术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钟香崇院士是我国耐火材料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耐火材料界也颇负盛名。他献身我国的耐火材料事业60余年,开拓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耐火材料生产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冶金和高温材料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近日,我们如约来到了钟香崇院士在郑州大学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