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22篇
系统科学   334篇
丛书文集   306篇
教育与普及   1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68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6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准理想的的色散管理系统中建立了非均匀扰动模型,研究了它们对二阶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导致孤子崩塌。它们影响的大小与周期长度和扰动强度有关,而且它们都存在着最差周期长度和扰动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62.
利用齐次平衡法得到一维非线性传输线方程的Backlund变换和它的孤立子解,然后对此孤立子解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Lyapunov线性稳定性意义下,该解是条件稳定的,说明在非线性传输线中可以存在稳定传播的孤立子.同时,对齐次平衡法的思想进行了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非线性传输线方程的另1组孤立子解和1组具有奇异性的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63.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使用多参数即图像形心点空间位置误差和面积误差的方法,在仿真环境下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重建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给出了图像形心点空间位置误差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法比目前常用的单参数评价重建的图像质量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4.
(3+1)维非线性方程的多孤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 1)维非线性方程的多孤子解。根据Painleve奇异分析或齐次平衡法可得到一个非线性变换,能使复杂的(3 1)维非线性方程转化为简单的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双线性偏微分方程,然后通过设定拟解,便构造出(3 1)维非线性方程的多孤子解。  相似文献   
65.
66.
利用变分原理研究了双芯耦合光纤中具有线性啁啾的光学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啁啾的演化表达式,发现啁啾增大了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并且提出了减弱孤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有限元平面三角形网格优化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结构优化”的概念,并对以往的网格光顺算法做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将结构优化和位置优化相结合的网格优化方法,弥补了以往的优化方法中对结构优化的忽视,使网格优化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8.
正态分布位置参数基于不完全数据的区间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宏  吕恕 《应用科学学报》1996,14(2):173-178
对于不完全的样本数据,给出了构造正态分布总体位置参数的置信区间的一个方法,这个结果还适用样本中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情形。  相似文献   
69.
孤子形隆起的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激励下的颗粒物质的隆起和对流是一个有着广泛应用而又十分复杂的现象。尽管人们根据实验观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形成机制已经提出了各种推测和解释:有些把它归结于有限容器的垂直壁对水平方向运动的制约作用,有些则依赖于容器底部的振动的空间调制或垂直壁与颗粒物质的摩擦作用。这些机制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显然,这些形成机制原则上不能用以解释最近发现的孤子形隆起现象。因为它发生在垂直激励的窄长槽中,是一个一维无限边界的问题,与矩形容器两头的垂直壁并无关系。相反,其表面的形状很像人们在水波和点阵实验中发现的孤立子波。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实验手段揭示孤子形隆起和对流的动力学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多种注入条件下的多暗孤子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双暗孤子相互作用的解析结论进行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