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1 毫秒
471.
孙安珍 《知识就是力量》2012,(2):F0004-F0004
在地球上所有神秘的民族中,中美洲的玛雅是最独特的。其绚丽多彩的玛雅文化,曾与中国、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文明相辉映。遗憾的是,他们后来却离奇失踪了,连同他们宏伟的城市也被丛林吞没了。  相似文献   
472.
2009年05月21日中国商务在线旅行网报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新科研成果展今起在遗址博物馆第五展厅开展.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开始大规模发掘以来,共发现包括猿人洞、山顶洞、第四地点、田园洞等2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出土了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上百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遗址发掘研究工作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473.
本文报道贵州省穿洞史前遗址试掘出土的石制品,共有453件,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及石器等类型。石器类型简单,只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几种;石器小型者少,大、中型者较多;石器修理细致,器形精关者多,尤其是尖状器、刮削器,形制多甚规整。  相似文献   
474.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的古环境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是在北京平原的首次发现。依据对遗址区剖面中段(包含了上下两个文化层)沉积样品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粘土矿物、化学元素和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2.6万年前后至1.4万年前后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古人类活动遗址所处地貌部位为古永定河冲积扇的河间冲积平原。古环境分析表明,文化层出现前后的这一段时期,一直以干冷气候为主,草本花粉占绝对优势,中后期温湿度有所增加,尤其上下文化层之间曾有一个短暂而明显的较为温湿的时期,出现了温带森林草原景观。在下文化层形成之后,由于气候转湿,河流水量增加,洪泛加剧,古人类活动范围有可能限于其他地势较高的地区,后期气候又有所变干,古人类活动才又涉足本区,因而形成上下两个文化层。晚更新世晚期干冷气候背景下,古人类活动遗址在北京、内蒙和黑龙江等地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具有能抵御干冷气候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5.
张双权  李占扬  张乐  高星 《科学通报》2009,54(19):2857-2863
以近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群为主要研究目标. 埋藏学的分析表明, 原始牛和普通马是该动物群的优势属种, 同时也是灵井许昌人时期古人类的主要猎捕对象. 在死亡年龄分布模式方面, 这两种大型食草类动物都是以壮年个体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一种组合面貌, 说明这一时期的东亚古人类已经是十分熟练的狩猎者, 他们完全有能力猎捕原始牛、普通马等大型食草类动物.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旧石器时代中期及晚期的古人类在狩猎策略、能力以及群体组织等方面已经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而验证了这一地区现代人类行为起源的早期理论.  相似文献   
476.
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遗址旅游解说系统概念进行了分析,提出遗址旅游解说系统是由遗址旅游解说内容、旅游解说媒介和旅游解说受众组成的有机整体.以甘肃大地湾遗址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其文化价值、旅游开发现状和解说系统现状,提出了构建建议,对于其他同类景区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477.
针对遗址文物磁源体异常信息通常在性态和类属方面存在一定的中介性,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成都金沙遗址发掘象牙、陶器、动物遗骸等文物遗存样品的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了全区高精度磁测异常分布特点,并采用基于传递包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硬划分聚类处理的局限性,由此建立了研究区磁源参数量化特征的模糊相似关系.对研究区异常进行了聚类划分和识别,指出了遗址区三类文物赋存特点和分布状况,为指导该区文物发掘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8.
淀粉粒分析揭示浙江跨湖桥遗址人类的食物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燕  蒋乐平 《科学通报》2010,55(7):596-602
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 对浙江跨湖桥遗址(8000~7000 cal a BP)出土陶釜内底残片上的残留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陶片内壁附着的炭化“锅巴”内包含了种类丰富的植物淀粉粒. 根据淀粉粒形态大小和表面特征, 可划分为7类8种, 包括来自禾本科稻属(Oryza spp.)、薏苡属薏米(Coix chinensis T.)、豆科小豆属(Vigna spp.)、壳斗科栎属(Quercus spp.)以及很有可能是七叶树科七叶树属(Asuculus spp.)种子和果实的淀粉粒, 而其余的淀粉粒由于现代淀粉粒形态数据的缺乏无法鉴定. 除此之外, 在残留物中还观察到针叶材的具有具缘纹孔的管胞, 这可能表明有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针叶材制作的工具. 陶片残留物中淀粉粒的多样性表明了陶釜所加工食物的多样性以及当时人类饮食结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79.
三杨庄汉代遗址霉菌污染种类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伏忠  陈家昌  解复红  陈晓飞  常丽 《河南科学》2010,28(12):1552-1556
结合内黄县三杨庄汉代遗址表面的霉菌形态特征、利用显微观察与DNA分子鉴定方法,对其11份表面土样中分离到的霉菌进行了数量分析和种类鉴定,确定镰刀菌(Fusarium)、根毛霉(Rhizomucor)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等14种真菌为遗址现场的主要污染霉菌,为进一步的防霉技术研发和遗址的现场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0.
阿房宫赋     
杜牧 《青年科学》2010,(9):13-15
关于阿房宫的传说、评述文字,究竟有多少个版本,无以数计。而唐代大文豪杜牧的《阿房宫赋》无疑是其中最亮丽的,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吟咏。为了照顾不同层面的读者,方便解读,在此,我们将《阿房宫赋》的创作背景、原文、译文一并发表出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