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科学世界》2008,(5):12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200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活动结束。15位评委对23个初评入围项目进行了评议投票,评选出2007年度的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相似文献   
462.
根据14C测年、有孔虫和轮藻等微体古生物鉴定、以及Rb和Sr含量测定、磁化率、粒度沉积相分析得出以下新发现,即:在藤花落遗址末期地层及其上覆地层中均未发现任何与海相环境有关的有孔虫,在07LTT1探方中发现25颗淡水环境的左旋目轮藻.其中,龙山文化晚期地层之上的第2层有22颗;在两处探方龙山文化晚期地层之上的第2层还发现5颗植物种子及41粒真菌孢子,同时发现大量碳化根孔、植物种子外壳和根茎等;另发现,藤花落遗址末期地层和其上方的文化间歇层沉积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明显的河流沉积三段式曲线;藤花落遗址消亡之时该处两个探方地层Rb/Sr值均较高.以上均可表明,藤花落遗址的消亡与海侵无关,4.2kaBP左右龙山晚期文化应是在经历较长期的陆地水患事件后才彻底被毁灭的.  相似文献   
463.
李英华  侯亚梅  Boёda E 《科学通报》2009,54(19):2864-2870
通过旧石器的研究探讨史前人类的认知行为与思维特征一直是史前学者关注的问题. 法国学者开创的石器技术研究方法, 为回答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 20世纪60年代安德雷•勒卢瓦古朗提出的“操作链”概念为该研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从“操作链”概念分解出技术认知学和技术经济学两个概念, 不仅能更详细地揭示史前人类在石器打制过程中运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也能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史前人类的技术行为. 将这一新方法应用于中国西南部的代表性遗址——观音洞遗址的旧石器材料中, 结果表明, 观音洞遗址的石核剥坯模式与欧洲和近东旧石器时代中期常见的Levallois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剥坯概念和生产体系,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类认知行为和思维模式, 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解释旧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和欧非及近东地区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4.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知名考古学家12日说,最新的考古证据表明,两万多年前,中国南部大陆的古人类乘坐简易船只跨越海峡到达海南岛开始生活定居。  相似文献   
465.
大遗址保护中聚落搬迁研究——以汉长安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内聚落发展现状、趋势及对消极影响的分析,研究聚落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通过城市化不断减少大遗址内居民、多方筹措搬迁经费、加强宣传教育等四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66.
剑川海门口遗址通过三次考古,特别是第三次发掘工作后,对遗址情况的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确定发掘点后,我们基本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及有木桩柱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在海尾河西岸,南至河和公路交汇处北约50m处,北到育烟苗圃北界,南北距离约400m;西至环湖公路以西,东西最宽处约150m,总面积超过50000m^2,木桩分布集中区面积也达到20000~25000m^2。保存之好,面积又如此之大的早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467.
在本区域所调查的遗址中,各遗址的结构大体相同,即地表只有半地穴式居住址的形式和半地穴式居住址与土城垣相结合的形式;所采集到的遗物以质地为夹砂黄褐陶的陶器为主。遗址和遗物均属“滚兔岭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468.
80年前的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当时,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也使世界从此记住了“周口店”这个地方。今年6月24日,周口店猿人遗址第一地点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媒体的广泛报道使周口店猿人遗址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469.
榆树湾遗址位于集宁市南约4公里,榆树湾行政村所在地以东驻军区某部的营区内。遗址北依山丘,东、南、西三面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西300米处是南北走向的集(宁)大(同)公路,遗址北高南低,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200米。  相似文献   
470.
江汉-洞庭湖区新石器遗址分布与河湖演变的联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历史文化的摇篮之一.考古工作者先后调查、发掘了数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得以确立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年代序列和考古学文化的分区.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这些资料,结合长江中游地质构造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大暖期和大洪水期的证据,总结发现地质构造条件决定该地区的河湖演变方向,同时气候的冷暖变化也影响着河湖演变的规模;通过对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规律研究,可以推断当时人类居住环境与迁移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