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雀石是一种常见的氧化铜矿物,在生产中通常使用硫化-黄药浮选法进行富集。目前,通过直接硫化的方法往往较难获得合格的铜精矿产品。因此,本项研究开发一种新的硫化浮选工艺,以提高孔雀石的浮选回收率。在本研究中,使用铜离子用作为活化剂,并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增加矿物表面的反应位点,从而增强矿物的硫化过程和反应活性。与单一铜离子活化相比,采用铜离子梯级活化法孔雀石的浮选效果显著提高。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铜离子梯级活化后,由于活性Cu位点的增加,S物种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显著增强。同时,活性较高的Cu–S物种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进一步改善了样品表面与后续捕收剂之间的反应活性。红外光谱(FT-IR)和接触角测试表明,铜离子梯级活化后,黄原酸根离子更加容易且稳定地吸附在矿物表面,从而提高了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因此,铜离子梯级活化后孔雀石表面的铜位点提高了矿物表面的反应性,进而提高了孔雀石硫化浮选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借助火的力量,古埃及人在6000年前把美丽的孔雀石变成了铜。从此,人类开始以新的方式,用新的材料,制造工具和武器。 相似文献
4.
費雪在研究■类和叔胺类的反应时,會在氯化鋅的存在下将慷醛与N,N-二甲基苯胺縮合。这项工作此后會先后被重复加以研究,他們先制得(?)-氧茂基-双-[对-N,N-二甲氨基苯基]甲烷,后者經氧化卽成鹼性孔雀石綠的(?)-氧茂类似体。 相似文献
5.
通常采用硫化–黄药法对孔雀石进行回收,由于矿石中伴生方解石的存在,往往导致铜的浮选指标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孔雀石和方解石的溶解组分会在两种矿物表面发生交互影响,从而影响其浮选行为。本文研究了孔雀石和方解石的溶解组分对这两种矿物的浮选行为和表面特性的影响。浮选试验表明,在孔雀石浮选矿浆中加入方解石的溶解组分后,孔雀石的回收率会降低,反之,孔雀石溶解组分的存在能够增加方解石的回收率。溶解和吸附检测、Zeta电位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表征结果表明,方解石溶解液中的钙组分会吸附在孔雀石表面,并阻碍硫化钠与孔雀石表面进行作用,从而导致异戊基黄原酸钠在孔雀石表面难以有效吸附;同样地,孔雀石溶解液中的含铜组分会吸附在方解石表面,为硫化钠和异戊基黄原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提供了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孔雀石硫化过程中硫组分在层间的吸附行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微观角度对硫离子在孔雀石(-201)面吸附的运动轨迹、空间排布及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雀石表面和层间的硫化反应是快速的,且是同时发生的;硫组分的吸附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硫组分可以与孔雀石结构的铜原子发生化学作用生成铜硫化合物;硫组分体现出较高的流动性,其自发地向垂直方向扩散和移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分子尺度证实了孔雀石硫化过程中插层硫化的发生,为孔雀石的高效回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莹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3)
孔雀石矿粉经浸取,液固分离,净化除杂,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等工艺过程,便可直接得到符合GB437-93优等品的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8.
通过浮选试验发现细粒滑石的加入降低了孔雀石的硫化浮选可浮性,细粒滑石含量越多,对孔雀石的可浮性影响越大;通过Zeta电位测试、吸附量测试、SEM-EDS分析和EDLVO理论计算研究分析了细粒滑石影响孔雀石硫化浮选的原因.结果表明:适量的Na2S在孔雀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是其硫化-黄药浮选成功的关键,而细粒滑石会吸附罩盖在孔雀石矿物表面,且滑石矿物表面不会发生Na2S的吸附,因此,细粒滑石减弱了孔雀石矿物表面的硫化效果,使其可浮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中性油乳浊液同矿粒间的相互作用。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油滴同矿粒作用的条件。通过对粒子间的范氏作用力、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力的定量计算和化学作用力的分析,解释了油滴同矿粒间作用的选择性。最后,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了“空间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油酸钠直接浮选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及热力学计算进行吸附机理分析.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60 mg/L、pH值范围7~10时,孔雀石浮选回收率可以达到70%以上;当pH=9.5时,回收率为88.67%,达到最高;动电位及溶液化学表明:油酸钠在矿浆中的组分为C_(17)H_(33)COOH·C_(17)H_(33)COO~-,C_(17)H_(33)COO~-和(C_(17)H_(33)COO)_2~(2-),油酸钠在孔雀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表明:在合适的p H值范围,油酸钠与孔雀石表面的铜离子作用生成油酸铜盐沉淀,改变了孔雀石的表面性质使它表面疏水从而容易浮选回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