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17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膨润土微观结构SEM观察时出现的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EM观察时冻干法对饱和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证实了膨润土中存在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且2种类型的孔隙可以通过SEM的试验方法区分开.随着干密度的变化,粒内孔隙的孔隙比保持不变,根据SEM分析得到的粒内孔隙比与已有结果很接近.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主要是由于SEM照片没有反映出膨润土的粒内孔隙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渗透-应力耦合试验装置不同孔隙水压下的灰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和分级循环加载试验,探讨了孔隙水压对分级循环加载的灰岩强度特征和Felicity效应的影响,并基于Felicity比变化路径分析了灰岩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对应力-应变曲线有显著影响,软化作用导致压密阶段延长而弹性阶段相对缩短,其峰值应力呈指数衰减.随孔隙水压增加,平均循环峰值应力和循环寿命均为指数衰减,疲劳破坏“门槛值”为峰值应力的67.50%~78.75%,疲劳曲线近似线性减小.每级循环加载声发射的“活跃-平静”期的阶段分界点为上限应力.随孔隙水压增大,Felicity比的变化路径明显缩短且随循环次数近似线性减小,其变化系数与孔隙水压为二次函数关系.Felicity比的稳定阶段预示着发生疲劳破坏,最小Felicity比随孔隙水压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993.
国内外学者对重塑膨胀土的持水特性和孔隙结构研究较多,但对干湿过程中原状膨胀土的持水特性和孔隙结构研究较少.运用WP4C仪量测原状与重塑膨胀土在脱湿与吸湿过程中的土水特征曲线,同时用压汞法量测脱湿到不同吸力时原状和重塑膨胀土的孔隙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原状与重塑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均有明显的滞回特性,但原状膨胀土的滞回圈比重塑试样的要大.原状土的累计汞压入体积量曲线高于重塑土的,两者曲线变化特征一致;随着含水率的减小累积分布曲线整体向下移动.关于孔径分布曲线,原状样的孔隙分布曲线为单峰,但干化后原状样的曲线上单峰逐渐消失;干化后的原状土和重塑土的曲线具有相似性,颗粒间孔隙在0.1~0.01μm间均存在峰值,但积聚体内孔隙所对应的峰值存在差异;原状膨胀土的曲线波动幅度和频率较重塑膨胀土的大,且原状土的分布曲线具有明显的锯齿状,从而导致原状土具有更明显的瓶颈效应,这可解释原状样的滞回圈比重塑样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付进省 《河南科学》2007,25(6):960-962
近年来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结合工程实际分析该种桩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关系及桩基施工产生挤土效应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大陆冬夏季气候型年代际转折的区域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晓晖  徐祥德 《科学通报》2006,51(17):2075-2084
采用Tomé和Miranda2004年提出的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 对1961~2000年中国160个气象站及各个分区的冬、夏季年代际气候型转折时空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研究发现冬、夏季气温和降水年代际趋势转折发生年份相近, 且转折后趋势一致的站点呈带状分布,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据此提出中国大陆气候型年代际转折存在显著区域性结构特征的观点. 研究结果表明,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 中国区域冬季气候总体趋于“暖湿”, 80年代末期为夏季气候向“暖湿”转型的突变时期, 即中国气候出现“暖湿”型转折的年份冬季比夏季更早. 通过冬、夏季气温、降水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区域性特征分析及分区检验结果, 可发现华北地区冬季气候显著“暖干”型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 东北、华南、西南地区的冬季气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亦转为“暖干”型, 80年代初期为其余4个分区(江淮、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西部)冬季气候转变为“暖湿”型趋势的转折时期. 东北、华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东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夏季气候均趋于“暖干”型, 西南和高原东部地区在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暖湿”型趋势, 江淮地区和西北地区西部“暖湿”型趋势开始的时间则在80年代初期, 华南地区较为特殊, 其夏季气候在1984年以后出现了“冷湿”型趋势.  相似文献   
996.
三轴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保证三轴压缩试验精度的关键是排除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的积气和漏水、适当的剪切速率、良好的仪表、传感器、量力环和精心的操作.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低渗透硬岩渗透特性,以片麻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场耦合实验装置,开展不同围压、孔隙压力作用下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岩石渐进破裂过程中渗透率随围压、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岩石渐进破裂过程不同阶段围压和孔隙压力对于片麻岩渗透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石渐进破坏过程中,渗透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峰值强度附近渗...  相似文献   
998.
多孔介质的真实结构特征一直是渗流机理研究的关键参数.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高精度的设备已能获取微米精度的孔隙结构数据,但仅能在毫米量级的岩样上无损地获取其三维体数据.因而,如何虚拟重构更大尺度的多孔介质、并再现真实岩样的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就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点地质统计法中数据模板所捕获的拓扑结构特征来重构多孔介质的方法.该方法先获取体数据中各种孔隙结构特征的概率,再根据这些概率将孔隙结构特征复制到虚拟重构的图像中.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ⅰ)分别对该方法重构的砂岩与真实砂岩体的渗透率(利用LBM)进行计算,误差不足1.2%;(ⅱ)变差函数曲线说明重构的砂岩具有与真实砂岩相似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大量物性资料统计,对低勘探程度的南堡凹陷滩海探区古近系的砂岩孔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砂岩储集层在2.5 km以上以原生残余孔隙为主,2.7 km以下开始发育次生孔隙,主要为碳酸盐、长石溶蚀成因,其次为岩屑溶蚀;纵向上对应2.9~3.3 km和4.0 km左右深度存在两个次生孔隙发育段;较低的地温梯度以及晚期快速受热过程是南堡凹陷孔隙保存的有利条件,通源断裂活动改善了东一段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有机质降解形成的有机酸控制了次生孔隙的形成;南堡1号构造带、2号构造带以及4号构造带为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储集空间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00.
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分子荧光光谱法对云贵高原水库之一的百花湖中的天然溶解有机质(DOM)进行研究.试验显示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DOM的荧光指数处于1.43~1.76之间,从总体而言f450/f500值更接近于1.5;百花湖孔隙水DOM的R3/E4值范围在2-5之间,绝大多数在2~3之间,现位于水流上游2、3号点以及中游的5号点的E3/E4值最大;对沉积物孔隙水DOM在254 nm和280 nm处吸光度值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推断出溶解有机碳(DOC)浓度从大到小的采样点依次是8>6>1>7>5>10>9>4>3>2;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DOM的3D-EEM均出现4个明显的荧光峰,峰A和C为类紫外区和可见光腐殖酸荧光,峰B和D为类富里酸荧光;荧光峰强度除个别样品外大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荧光峰强度呈上升趋势;百花湖的r(A/C)值在0.57~0.71之间,r(D/B)值在0.66~0.92之间,与r(A/C)比较接近,且均随着沉积物深度而下降,所以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中r(D/B)与r(A/C)值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DOM中的腐殖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沉积物间隙水的DOM的富里酸与腐殖酸物质可能有相同的来源,或者两者结构有特殊关系;百花湖长期主要受到点源污染而非面源污染,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现在工业发展的时期污染源的地点和程度有所不同,污染源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