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31.
据英国《BBC新闻》报道,许多期待小宝宝诞生的家长会对肚子里的小孩说话,会让他们听音乐,但专家却提出一个最新的建议:小宝宝在子宫里其实是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的。一个新西兰的研究发现,胎儿一直处于深沉熟睡的状态,直到出生。  相似文献   
632.
L 藏茴香酮 (Carvone)是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研究了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和L 藏茴香酮对大鼠子宫平滑肌和肠平滑肌的药理作用 .结果表明 ,L 藏茴香酮和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都可以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解除大鼠肠平滑肌的痉挛  相似文献   
633.
谢秀英 《甘肃科技》1999,15(5):38-38
90年代以来,宫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宫腔镜检查直观、快速、准确,并可定位取活检.宫腔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由于以上特点,此项技术发展迅速,病人容易接受,使妇科诊治子宫疾患从传统的盲目诊乔和手术切除进入了崭新阶段.本文就月经过多的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后明确病因,并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做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634.
刘青 《甘肃科技》1999,15(2):56-57
根据传统的观念,子宫肌腺病称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但肌腺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在临床上漏诊率甚高,B超及腹腔镜对其诊断帮助不显著,有报道误诊率高达78.38%,而近年来发现CA125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有诊断价值,本文选择我院单纯性子宫肌腺病住院手术患者52例,采用免疫放射(IRM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并与子宫肌瘤病患者对照,目的在于探索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效果的比较。方法2007年1月~2007年11月期间选取印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麻插管后安置体位,观察组给予全麻插管前患者清醒时安置体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安置体位所需时间缩短、人数减少以及术后下肢疼痛、腰部酸痛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插管前患者清醒时安置体位,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36.
不同浓度的扶桑花醚不溶物HR-2对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组织的形态、HCG和孕酮分泌的影响.观察了HR-2对小鼠离体子宫的刺激作用及不同阻断剂对子宫活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HR-2可以明显抑制人绒毛膜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2)培养液中的孕酮含量随HR-2的浓度增加呈梯度下降(P<0.01);而HCG仅在高浓度时有明显降低.3)HR-2对离体的小鼠子宫有直接的兴奋作用(P<0.01),这种兴奋作用不被消炎痛、阿托品和心得安阻断,但可被异丙嗪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637.
子宫腺肉瘤是子宫肉瘤的罕见类型,有其特有的镜下特点和免疫组化特征。现收集2例子宫腺肉瘤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8.
为探讨新的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方法,尝试先体外分离新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层,再从分离后的上皮层分离培养上皮细胞的技术路线,取新生3—4日龄的小白鼠子宫角,4℃下置于1%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液中温和消化90min,将巴斯德吸管的管径拉成等于或略小于子宫角直径大小,采用吹打的方法机械分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层与基质层.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温和消化子宫角结合机械分离法可成功体外分离新生小鼠子宫角的子宫内膜上皮层,使先体外分离新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层,再从分离后的上皮层分离培养上皮细胞的技术路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39.
胚胎植入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彭洪英  张莹  雷丽  曹宇静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9,54(18):2771-2782
胚胎植入的成功与否是决定胚胎能否进一步发育的门槛. 人类对胚胎植入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已经超过百年, 从早年胚胎植入的解剖学、组织学、超微结构, 到胚胎植入的激素调控认识, 再到最近10多年来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基因组、蛋白组学的大规模分析, 我们对胚胎植入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同时, 这些知识积累为临床上开展和改进辅助生育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 胚胎植入能否正常发生, 一方面需要早期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并获得着床能力, 同时子宫需要协同进入接受状态, 即所谓的植入“窗口期”. 这两个相对独立却又彼此联系的过程涉及母体全身的激素调控以及局部的胚胎与子宫间复杂的信息交流. 本文将围绕子宫和胚泡这二条主线对胚胎植入研究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和阐述, 总结植入过程中已知的重要分子信号通路, 并提出该领域尚存的诸多有趣而重要的问题. 相信有关胚胎植入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将为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疗以及新型避孕药的开发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640.
王丽红 《甘肃科技》2009,25(16):137-138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切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恢复工作时间;对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30例患者为研究组(腔镜组),取同期临床特点相似的开腹子宫次切术90例为对照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平均出血量亦较开腹少,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腔镜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较开腹明显缩短,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