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众文化迅速在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强势和主流文化。受此影响,通俗文学的崛起和大行其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大众文化笼罩下的中国通俗文学发展之路进行勾勒,并探讨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余华是先锋派文学中最具创新意识的一位作家。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世事如烟》,从《在细雨中呐喊》到《活着》,从《许三观卖血记》到21世纪的《兄弟》和网络文学,余华的创作在不断地转型,其中"从愤俗到媚俗"成为最鲜明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内响遍大江南北,许多电视媒体都把它作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王牌,在浙江主打民生牌的电视节目也比比皆是.但目前,本应以平民视角报道新闻事件的民生新闻出现了媚俗化倾向,从而影响了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众文化之一的电视剧艺术.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受创作机制、市场份额、观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尤其容易受到媚俗的“侵袭”。本文试析电视剧作品中出现的几种媚俗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网络文学显现“媚俗”的双面特性。回应后现代消费主义需求,网络文学媚俗以享乐姿态渗入日常生活,在文化工业的操纵下呈现零散化、平面化的特质。同时,网络文学媚俗内含一种逆托邦幻想,以自主性姿态进行怀旧叙事,以重建现代性家园。在“沉溺当下”与“回到过去”的张力之维中,怀旧叙事和消费主义叙事合二为一,危机与生机潜流共同涌动,促进网络文学步入真正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6.
媚俗化现象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悄然漫延,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审美情趣低俗化,交际语言粗俗化.造成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滑坡、商业文化流行和网络文化低俗以及大学审美教育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