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3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简单图G(V,E),设f是从E(G)到{1,2,…,k}的映射,k为自然数,如果f满足:1)对任意的uv,uw∈E(G),v≠w,有f(uv)≠f(uw);2)对任意的u,v∈V(G),u≠v,有C(u)≠C(v).则称f为图G的k-点可区别边染色法,而最小的k被称为点可区别边色数(其中C(u)={f(uv)|uv∈E(G)}).研究了图K2n\E(Fm)(n≥4,m≥2)的点可区别边色数.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并用阳离子染料对聚合物乳液进行染色。通过TEM对微球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聚合反应的转化率;用上染率来表征阳离子染料对微球的吸附。实验证明,无皂乳液聚合能够合成形状较规整的微球,阳离子染料对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8种菌株对猪粪进行处理,以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去除率为除臭指标,以有效磷含量为指标判定除臭后粪肥的肥力,并对菌株2、B1和PI进行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2能明显抑制猪粪中NH3的产生,去除率分别为56.99%和53.31%;菌株14、B1、W-1和Dn-101能明显抑制猪粪中H2S的产生,去除率分别为81.64%、66.29%、65.66%和60.13%;菌株2、B1、PI处理后,猪粪样品有效磷含量的增加率分别为55.59%、26.82%和27.23%.  相似文献   
99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加工技术在纺织染整加工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染整技术前沿动态,系统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棉织物染整加工各个主要环节(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中的应用进展,并指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棉织物染整加工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点不交的m个C3]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μ(G)的定义确定了点不交的m个C3(m≥2)的并的点可区别全色数的下界, 并借助矩阵给出了点不交的m个C3(m≥2)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方法, 进而确定了它的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996.
分别采用自制的阳离子剂WLS及WLS-20浸轧改性棉织物,评价不同结构的阳离子助剂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效果,并与未改性棉织物轧染有盐高碱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LS和WLS-20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均显著提高,均能获得比未改性织物有盐染色更高的K/S值和固色效率,二者皆能实现活性染料无盐低碱染色,但是相比之下,WLS-20助剂是一种较WLS助剂更好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助剂,能获得更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距序拓扑指数与烷烃及其衍生物沸点的QSP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有机物系统命名法为基础,结合原子的结构与成键特征,定义原子的染色距离序数(fi),其对烷烃(RH)及其衍生物(RL)分子中非氢原子实现惟一性表征.依据邻接矩阵,由fi构建距序拓扑指数(mK)及其逆指数(mK').其中1K,0K'及分子中碳原子的最大支化度分别与72种脂肪醛酮、85种烷烃、24种卤化物和15种脂肪醇的沸点Tb关联,复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5,0.998 5,0.993 0,0.999 7.0K,1K与这196种RH及RL沸点的QSPR模型为:ln(678-Tb)=6.137 462-0.024 471 0K-0.002 452 1K,R=0.996 2, F=12 701.对72种脂肪醛酮采用随机删除所建模型的平均复相关系数为0.999 47,表明所建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结果表明, 1K不仅简并度低,与沸点相关性高,而且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998.
假设图G是最大度为7的平面图利用权转移的方法证明了,如果图G中弦5-圈和弦6-圈不相邻,那么图G的全色数是Δ+1。  相似文献   
999.
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杨木的强度和耐光色牢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木材增强-染色联合改性,提高人工林杨木的物理力学和装饰性能,为人工林速生软质木材的高效增值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水溶性低分子质量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与酸性大红G复配得到复合染色剂,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对杨木进行增强-染色一体化改性,测试改性材颜色、强度、氙光老化等性能,并利用SEM分析其微观性状。【结果】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Δa*、Δb*、ΔC*、ΔL*与ΔE*等色差指标与水染材基本一致; 复合染色材表面与内部颜色差异小于水染材。与未处理材相比,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密度、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8.2%、6.28%、20.67%和48.87%,与树脂增强改性材相当。SEM分析结果表明,MUF改性材和复合改性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被改性剂填充; 与水染材相比,复合改性材中的染料颗粒分布更均匀。耐光色率度测试结果表明水染材颜色在10 h内变化最快,50 h开始趋于平缓; 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在光照50~75 h颜色变化加快,75 h后趋于稳定,其耐光色牢度比水染材提高了28.3%。【结论】染料的添加对树脂MUF的增强改性作用无明显影响,染料的加入也不影响水溶性低分子质量MUF树脂的高渗透性,树脂填充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使得两种改性材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均大大提高,树脂对染料的包覆和固结使得复合染色材的耐水色牢度明显提高,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比水染材具有更好的耐光色牢度。将木材功能性改良与染色相结合的杨木增强-染色一体化改性技术,能显著改善速生杨木材料的物理力学和装饰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确定联图mC_(2t)∨nC_(2t)点可区别Ⅰ-全染色和点可区别Ⅵ-全染色。【方法】如果?u,v∈V(G)且u,v相邻,就有f(u)≠f(v)并且?e_1,e_2∈E(G)且e_1,e_2相邻,就有f(e_1)≠f(e_2),则称f为图G的Ⅰ-全染色;如果?e_1,e_2∈E(G)且e_1,e_2相邻,就有f(e_1)≠f(e_2),则称f为图G的Ⅵ-全染色。令C(u)={f(u)}∪{f(uv)∣uv∈E(G)}是u的色集合(非多重集)。对图G的一个Ⅰ-全染色(分别地,Ⅵ-全染色)f,一旦?u,v∈V(G),u≠v,就有C(u)≠C(v),则f为图G的点可区别的Ⅰ-全染色(或点可区别Ⅵ-全染色),简称为VDIT染色(分别地,VDVIT染色)。对图G进行点可区别Ⅰ-全染色所需要最少的颜色的数目记为χ_(vt)~i(G),称χ_(vt)~i(G)为图G的点可区别Ⅰ-全色数。对图G进行点可区别Ⅵ-全染色所需要最少的颜色的数目记为χ_(vt)~(vi)(G)。称χ_(vt)~(vi)(G)为图G的点可区别Ⅵ-全色数。本文利用构造具体染色的方法。【结果】构造了mC_(2t)∨nC_(2t),其中t≥3的最优点可区别Ⅰ-全染色和点可区别Ⅵ-全染色,给出了联图mC_(2t)∨nC_(2t),其中t≥3的点可区别Ⅰ-全色数和点可区别Ⅵ-全色数。【结论】VDITC猜想及VDVITC猜想对联图mC_(2t)∨nC_(2t)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