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31.
春游苏堤     
正【名诗回放】苏堤春晓明·张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作者名片】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今属浙江)人。他爱好山水,休官后每年都到杭州游览,做了很多西湖诗。【难点注释】1.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2.长堤:指苏堤。3.路不迷:即不迷路。【同步翻译】青青的杨柳长满了苏堤,春花明媚使人不会迷路。  相似文献   
32.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33.
出于建设理想国度、教化公民的政治目的,柏拉图在《理想国》卷二至卷三中,对诗中的英雄形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要求。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英雄形象与新中国革命样板戏中的"高大全"式英雄形象有着许多相似处,后者在文艺史中的失败,虽然间接却十分充分地说明柏拉图对诗中英雄形象的尽善尽美要求行不通。柏拉图对"理想国"中的公民缺乏信心,担心公民会受不好的文艺、教育影响,因此他强调诗人的教化职责,要求诗中的英雄形象必须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34.
35.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不断演化生成的整体世界。全面把握叶维廉的"整体性"及其在叶维廉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呈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37.
在新诗民族化与大众化潮流中,马凡陀的山歌被誉为新诗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作为被左翼批评界认可的新诗样板,它可贵之处是一方面普遍调用丰富的吴语资源,另一方面则始终以底层市民的民生为重。新诗中的山歌道路仍是敞开的,其口语化、方言化、大众化的运行轨道,以及针贬现实、为民代言的品性,对当下诗坛仍然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9.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0.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