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千华在小说集《高丽女人》中塑造了形象各异、性格迥然的朝鲜族女性。这些朝鲜族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接受了现代意识的渗透。她们身上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既表现了作者对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反思,也呈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2.
通过考察《老子》产生的文化背景楚文化及创作主体的文化意识女性意识,领悟《老子》水意象中深层的审美意蕴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3.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的概念。从哲学层面来探讨,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4.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85.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86.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婚恋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试图揭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其差异的内在原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索儿童期留守经历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7.
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之集大成者,古琴在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琴与琴人之间有着数千年的痴缠,琴成为琴人精神上的知己。无论闻达于诸候,还是归隐于田园,古琴都在琴人的身边,传着先哲的智慧,慰藉着琴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88.
论《庄子》文本的纵向结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由"言"、"象"、"意"三个层次构成的层层深入的内在审美结构,由于<庄子>公开宣称它是以"藉外论之"的寓言为主的文本,即所谓"寓言十九",因而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作者总是将某种哲理、旨意寄寓在特定的形象、故事之中,而这特定的形象、故事又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描叙出来,这就由表及里自然地形成了"言"(话语)、"象"(形象)、"意"(意蕴)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庄子>文本极为典型、极富诗性、极具魅力的"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89.
辛弃疾现存的629首词中涉及女性的词作共183首.这些词和辛弃疾的其他爱国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就是这些关于女性描写的词作不但充实了辛弃疾词作的内容,同时也更全面地表现其真性情.在梳理、分析辛弃疾女性词的内容及其内涵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女性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90.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狐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对狐狸的重塑是蒲松龄对于古代狐意象的一项大胆创造。在他的笔下,狐狸不再是神灵之狐或兽妖之狐,而被赋予了人性美的光环,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