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归”字在《诗经》中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仅于归、归宁、大归三词就表现了妇女出嫁、回娘家、被遣的几种生活状态。对“归”字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对《诗经》文本的不同解读。本文试以《邶风·匏有苦叶》、《邶风·燕燕》和《豳风·七月》为例,对其中“归”字的几种约定俗成用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2.
福建省长汀县大同镇高坑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客家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53.
《奇闻怪事》2012,(5):25
坦桑尼亚的婚礼风俗五花八门,其中西北部有个部族叫甸丁拉姆,其婚俗尤为新鲜奇特。在当地的斯瓦希里语中,这种婚俗被称为"契拉拉非米达"——"迷藏婚"。婚礼举行前夕,新娘的家人载歌载舞、吹吹打打地把新娘送到新郎所在的村庄,但并不是直接送到新郎家中,而是到村中找个隐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来。当确信新娘藏好后,送亲的人才去新郎家报信,  相似文献   
54.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幢憬和向往。而婚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也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闽南婚俗中所选用的物品、数字、所进行的仪式及所使用的祝词贺语等蕴含着吉祥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关系和研究。  相似文献   
55.
晚清时期河南永城地区实行的依然是封建婚姻制度,从婚姻习俗形式到择偶、定亲、结婚都深受古代“六札”的影响。婚姻过程一般有提亲、订婚、结婚、回门等诸阶段,基本上是依“六礼”而行。从婚嫁习俗形式和婚姻过程这两个层面所折射出来的是晚清时期永城婚俗的滞后色彩。该现象十分明显。从中西文化的对照中,可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蒂固根深。  相似文献   
56.
临县的婚俗有几个特殊的地方,一是结婚“亲迎日”,新娘整天都不能在娘家,而是在娘家的邻居家穿衣打扮,临出发前,新娘吃十样菜以及火烧饼;二是新婚夫妇回门时,有带一捆粉条的风俗;三是迎亲日迎戚者与送戚者上衣口袋里要装一双红筷子。它们的起因及其演变,隐喻着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7.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趋向融合,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从《诗经.国风》中可看到上古时期人们淳朴的情感世界,从现代民族婚俗中可看到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58.
张振中 《科学之友》2005,(10):90-90
拥有250多万km2国土的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与利比亚、埃及为邻,人口约3557万。苏丹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家拥有很多妙趣横生的习俗,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苏丹人的婚俗趣事!过10岁就可以结婚苏丹人结婚较早,男子过15岁,女子过10岁便可结婚。如果某个  相似文献   
59.
商洛"秦头楚尾"的山地区位,使其风土民情、婚嫁习俗,既具中国传统习俗之共性,又富地方特色之个性,蕴含秦巴山民朴素的婚俗信仰。婚嫁习俗是商洛诸多习俗的缩影,"纳采"、"迎送"、"耍新"、"遨食"等系列活动,体现了该地婚俗"既具秦风,又含楚韵"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60.
以先秦民间歌谣为主 ,参用同时期的相关史料 ,阐述上古社会群婚制在当代的嬗变轨迹。同时通过对民歌中的“夫征不复”和“妇孕不育”现象的分析 ,论证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内在动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