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生储盖组合的层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钻井、岩芯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中识别出6 个钻井长期旋回层序和6 个相对应的地震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沙河街组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1)在以中、长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关系最为密切,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主要出现在基准面上升早中期和下降中晚期,转换处则是烃源岩或盖层的发育位置。(2)各长期旋回层序的生储盖组合具不同的特征,明显受基准面升降的频率、幅度及其所影响的湖平面升降变化速率、相组合、相序、可容纳空间和A/S值的变化控制。(3)按生储盖组合在垂向上和纵向上的配置关系,可划分为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仅发育储盖的3种基本组合类型,第一种和第二种分别形成于中—高可容纳空间的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第三种形成于低可容纳空间的基准面完整升降旋回过程中。由第二种与第一种,或第二种与第三种基本组合类型的叠加组成2 种跨层序发育的复杂组合模式。相对前3种基本类型,复杂组合模式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2.
83.
通过对东北印度洋MD 77181和MD 81349岩芯近260Ka以来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 lifer壳体Sr/Ca值的波动分析,讨论了冰川旋回中古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海水中Sr/Ca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期内海平面下降带来的诸多因素是促进东北印度洋区域的海水中Sr/Ca值升高的原因。有孔虫壳体Sr/Ca值的变化能够作为指示冰期川旋回,尤其是海平面变化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84.
《科学之友》2008,(8):48-48
研究人员发现,素有怪物之称的鲸鲨拥有令人不可思议的水下飞行能力,令一些战斗机飞行员汗颜。威尔士斯旺西?大学研究员罗里·威尔逊说,鲸鲨通常在水面慢慢巡航,且不会对人展开攻击,但在深水处,它们就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成为一只“水下雨燕”。威尔逊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的布拉德·诺曼教授合作,  相似文献   
85.
从众所周知的爱因斯坦引力出发,以平坦的闽科夫斯基空间作为背景,使用度规张量的微扰展开式,根据Riemann曲率张量和Ricci曲率张量、旋转矩阵、曲率标量的定义,在弯曲的时空中计算了n维爱因斯坦引力的四种曲率两点真空相关函数的首项,得出了n维爱因斯坦引力的四种曲率两点真空相关函数的首项为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冰期-间冰期旋回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可以用米兰科维奇理论来解释, 但是米兰科维奇理论也留下了一系列至今未解的难题. 对中亚粉尘的向东输送进行研究后发现, 在粉尘东输通量和全球气温降低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 放大了北半球高纬度太阳辐射改变的效果, 并最终导致了全球冰期的发生. 在这个正反馈机制中, 启动条件是北半球高纬大陆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弱, 最终结果是全球降温, 全球冰期发生, 关键性因素是中亚粉尘的东输. 使用这个正反馈机制, 可以较好解答“米兰柯维奇理论” 留下的难题.  相似文献   
87.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构造相对简单、完整,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开发效果差的特点,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通过对钻井、测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流动单元,进而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完成流动单元的对比。最终将储层细化为19个小层,细化后,使得无法解决的部分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为开发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8.
运用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二、三维地震资料,在酒泉盆地石大凹陷第三系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中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SLSC1和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LSC2。研究表明石大凹陷第三系SLSC1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和滨浅湖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详细分析了其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第三系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有利储集体分别是位于LSC1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冲积扇扇中和扇缘辫状水道砂以及位于LSC2基准面上升半旋回辫状水道砂,在平面上位于白南5井以北、单7井以南及白南2井以西冲积扇扇中与扇缘过渡区域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和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89.
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在地震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剖面进行三维时频分析的方法。首先将二维地震剖面变换成x-t-f三维数据体,根据振动能量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滤波档可以得到具有某种稳定性的剖面,利用这些剖面可以识别旋回之间的界限。再以此为基础,利用x-t切片进行层序界面的追踪和构造断层的拾取。利用小波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划分的沉积旋回和物性变化规律可以进行层序界面追踪,并进上步确定储层范围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