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44篇
教育与普及   2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8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德国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还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下面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62.
唐菁 《科技信息》2007,(12):122-123
后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游戏。本文以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为范本,通过分析其形式与内容上的特点,即文本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戏仿”、“零碎化”、“真实与虚构的混淆”等后现代特征,揭示了后现代文学的颠覆性与游戏原则。  相似文献   
63.
通过详细讲述1949~1966年间维吾尔族女性的上装、下装、鞋子以及头饰,对此阶段新疆维吾尔族政治、妇女解放、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来因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维吾尔族女性服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学东 《科技信息》2007,(36):62-62
舞蹈教学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艺术的传递,她几乎综合了各种艺术的优长。因为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剧情浓缩了的戏剧,是线条流动的诗篇,看得见的音乐旋律,是充满哲理的文学,是情飞态舞的雕像,所  相似文献   
65.
“临江三孔”是北宋著名文人,《四库全书》收有著名的《清江三孔集》三十卷,很多宋诗选读或鉴赏辞典选有他们的篇目,可现代学者少有人论及,因此通过大量史料研究挖掘他们和二苏、黄庭坚、曾巩等文学名人的文学交往,发现他们的交友其实非常广泛,确实象苏辙所说的“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也能理解黄庭坚所说“二苏联璧,三孔鼎立”的原因,可以更全面了解“三孔”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66.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对于我们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历史的时针不容反拨。它不可能为我们重演一遍,如何考察,了解过往的文学历史?我们以为莫过于翻阅当时文学期刊,当年,那些主张各别、风格各异的刊物,犹如一股股浪头,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现代文学潮流滚滚向前,这些刊物是历史的原始存在,它生动地记录着以往的事迹,那里飞动着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67.
当下女性小说已成为一道醒目的文学景观,大多都有自成一家的故事模式,不管作家本人是否首肯,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学事实。种种模式又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女性小说不是不谈爱情,而是爱情缺席;她们也未见得乐于对镜独坐,而是无人欣赏与喝彩。这不约而同的指向意味着一种群体规模的觉醒和群体觉醒的规模。尽管在启蒙意义上仍然未能指点迷津,毕竟,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立场和姿态,基于此的所有吁求与探求都使女性意识在文学表现中获具了更为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8.
悲秋意识是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层面,其核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悲秋意识与中国抒情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二者的结合,密切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心态。悲秋意识对中国抒情文学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决定了悲秋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9.
杏花,是花之一种。在百花之中,它虽没有牡丹的富贵,梅花的清高,菊花的幽雅,但也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它有着姣容嬗变的色彩,有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有着生动活泼的姿态。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它更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寓意。而本文则将从色、香、姿、韵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杏花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70.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德”、“识”、“才”、“情”四种类型。在她们身上体现了“自然”和“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