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235篇
教育与普及   4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8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92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048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夏洛蒂·勃朗特与萨克雷分别塑造了家庭女教师形象 :简·爱与利蓓加。这两个人物形象同中有异 :她们所处的时代 ,社会出身 ,人生道路大致相同 ,但在褒贬色彩和形象内涵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则主要是由于创造形象的作家萨克雷与夏洛蒂·勃郎特性别不同造成的。作家性别的不同会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就沈从文笔下湘西乡民自在自足生命形态的劣势面入手 ,分析《萧萧》中整体性精神蒙昧与女性自身精神蒙昧造成女性人生的盲目和女性生存的悲剧性 ,并谈及《萧萧》内在精神与启蒙精神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李旭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开始独立,具体表现在文笔说的变迁、对文体特征进行探讨、文体分类趋细和永明声律论的创建这几个方面。文体独立的原因与魏晋时期审美意识的变化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张笑 《科技信息》2004,(1):54-55
人们购买商品得到其使用价值,是政治经济学中不变的定律。艺术品的买卖也不例外,但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往往在买主的心理需求领域发挥作用。它可以让人产生超越现实的幻觉它使欣赏者产生喜悦、悲伤、舒畅、压抑、兴奋等各种生而为人所必需的心理感受,而这一切产生的基础.都是欣赏者从艺术品中生发的联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们会产生各自独有的虚幻想象,或是感觉平和或是感觉悲凉,这种感受又和现实生活中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相吻合,于是艺术品为观赏者带来极大的满足。为了长久的占有这种幻觉.就产生了购买——人们由艺术品的欣赏者变成了收藏者。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灾难中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灾难心理救治的必要性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身问题解决的新尝试:机器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功能主义是功能主义的较早形式,它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对机器功能主义的产生、图灵机和机器表概念做了一个简要说明,同时把机器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同一论相比较,论述了机器功能主义对心身问题的理解及其积极意义。但是机器功能主义仅把心理状态理解成一种功能状态,因而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困境,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心身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推拿按摩对运动员竞赛心理状态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拿按摩是我国医学中的一项宝贵遗产。运用推拿按摩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经穴部位,并适时地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进行针对性按摩,从而改善运动员动作反应和自控调节能力,纠正运动员赛前、赛后出现的功能失调,调整心理状态,对改善机体功能状况,提高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计算-表征认知理论的认知语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是一种认知现象,是在其认知语境中产生的。本文以认知科学的中心假说--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CRUM)作为“文本”,对其进行语境分析,提出“认知语境”的概念,揭示了CRUM的认知语境结构及其工作机制,并对CRUM的认知语境作了进一步扩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20.
攀比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改革中攀比心理的加剧,对改革的深化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探讨改革中攀比心理加剧的原因,有利于给改革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以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