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颜文  汤贤赞  陈忠  陈木宏  古森昌 《科学通报》2001,46(17):1476-1480
南沙群岛南永2井珊瑚礁古地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黑色沉积夹层”的底界(99.69m)与布容正极性/松山反极性(B/M)转换、δ^18O曲线冷/暖(19/20)气候变换界限相对应,距今年龄约0.78Ma;“红色沉积夹层”与留尼汪事件I(Reunion I)地球磁场极性漂移(反转)相对应,距今年龄约2.04~2.01Ma.相对于正常的浅色礁岩沉积,黑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以及MnO和Fe2O3含量均呈明显正异常;红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和Fe2O3含量也出现正异常,结合古生物的分析结果,认为这一对特殊而典型的“沉积夹层”与古气候的突变有关,即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所伴随的地球磁场极性反应,直接影响到古生物的生境状况,同时也影响到某些化学元素,特别是Fe和Mn等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散与富集,如当气候突然变暖时,冰期时浓缩的Fe和Mn等金属会大量氧化稀释;而当气候突然变冷时,原来被氧化的高价铁等又高度浓缩,这可能是珊瑚礁与“红与黑”沉积事件产生和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2.
颜博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06-106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介绍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和静力性能的研究,以及介绍了有关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滞回性能的研究实验及结果。  相似文献   
43.
陈丽 《科技资讯》2010,(19):122-122
参照本人近几年有关工程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相结合的方法,已解决了门式刚架带有夹层的钢结构轻型化设计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来介绍设计的过程,同时列举一些轻型化处理措施,并分析了跨度和柱距对用钢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主动脉夹层是一类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裂口进入中膜的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其发病极为凶险,病死率高,大部分患者在送往医院途中或明确诊断前死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通过1例年轻女性因腹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与临床医生和法医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5.
经过多年的建设施工经验及研究。针对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现象及防治办法略谈以下心得,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6.
杨东霞  杨晓娟  李军 《甘肃科技》2010,26(23):145-146
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对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其他检查手段进行了对照比较。32例夹层动脉瘤患者中I型12例、Ⅱ型16例、Ⅲ型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CT与MRI都能较好地探测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率分别是90.6%、83.9%和84%。彩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分型、区分真假腔、夹层范围的观察均优于其他检查,是无创性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7.
刘超  石磊 《世界科学》2012,(4):61-61
1965年11月,由埃米特·利斯(Emmett Lelth)和朱瑞斯·厄帕特尼克斯(Juris Upatnieks)在“全息摄影带来了什么?”的摄影展中展示的那张全息图,是世界上首批真正的全息图之一。  相似文献   
48.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十分简单的大口径全息平面干涉仪,理论与实验证明利用全息图的位相误差补偿作用制成大口径的全息平面干涉仪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用重铬酸盐明胶记录的全息图,可以达到80%以上的衍射效率,用白光可以再现出清晰明亮的三维图象。本文给出了重铬酸盐明胶干版的制作工艺,曝光条件和处理方法,讨论了实验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0.
介质吸收对体积全息图衍射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体积全息图的衍射效率与记录介质吸收系数和厚度的关系,指出必须考虑制做全息图时介质吸收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体积全息图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