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5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教育与普及 | 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13篇 |
综合类 | 6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在传统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空穴传输材料价格非常昂贵且占电池成本比重较大.为降低电池成本,寻求一种价格低廉的传统空穴传输材料替代品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材料以其低廉的价格、稳定的化学性质、与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的功函数、良好的电荷迁移率、导电率及空穴收集能力成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空穴传输材料的希望之一.同时,以碳材料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也在逐年攀升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综述了多种碳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空穴传输层中的应用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并简要说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2.
从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四种常见的中草药中提取天然染料,并作为敏化荆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分别考察提取方法、天然染料浓度和中草药类型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四种中草药天然染料中,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煎煮法比乙醇浸提法更适合用于提取DSC敏化剂的野菊花天然染料,前者获得的野菊花天然染料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分别达到后者的1.29倍和1.6倍。当采用野菊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时,染料浓度1%是关键临界点,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在浓度小于1%时均急剧增加,在浓度为1%-10%之间时均缓慢增加,而转换效率在浓度到达20%时反而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3.
用三源共蒸法以高纯的Cu,In,Se粉为原材料制备了CuInSe2薄膜,研究了基片温度、退火处理对薄膜形貌、结构、光学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霍尔效应仪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光学及电学性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片温度下的薄膜对可见光都具有较高的吸收指数;薄膜在(112)晶面有高度的择优取向;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的Eg为0.99 eV;基片温度为200℃和300℃时薄膜都获得了单一黄铜矿结构的CuInSe2,退火处理后电阻为1.53Ω/cm2和1.55Ω/cm2. 相似文献
164.
唐建民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41-44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梁(RCFSTB)的静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对主要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变化对静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腹板厚度和上翼缘高度、提高钢材强度可以显著增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砼强度对于梁稳定承载力和破坏变形没有明显的影响;梁跨度增大时,梁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5.
<正>很多人在电影《星球大战》中看到X机翼设计的太空飞船,但近日SpaceX公司创始人艾伦·马斯克向外展示了该公司研制的现实版——X型机翼太空飞船的设计。艾伦·马斯克之所以将该设计方案称作X型翼面设计,一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各种表面陷光技术可以增强太阳电池表面的光吸收,由此能够提高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本文评述了采用表面织构、表面等离子增强效应、光子晶体、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等表面陷光结构的光学特性,及其在改善太阳电池光伏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自潜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若干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9)
为了研究几何参数对三维仿生运动翼推进性能的影响,基于IB-LBM算法开发了可在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大规模并行求解器。实现过程包括用浸入边界法在翼型表面构造力函数,并通过插值函数将翼型表面的力函数分散到周围流体网格点,然后通过格子波尔兹曼方法进行流体计算,更新速度场。以椭球翼、平板翼、NACA0012翼、长方体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仿生翼的几何形状对推力系数与涡系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椭球翼表面的涡系结构饱满且距离翼型表面最近,其推进性能最好;NACA0012翼和平板翼的涡系结构类似,推进性能相近;长方体翼由于钝体效应导致涡系结构细小且距离翼型表面较远,其推进性能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在仿生飞行器设计中,应避免采用类似于长方体外形的钝体仿生翼,椭球翼推进性能最佳,但是由于椭球型质量分布导致对仿生飞行器连接部位质量要求较高,可采用推进性能相近的平板翼。 相似文献
168.
169.
采用三维N-S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模型,计算了前掠翼和后掠翼模型的气动特性,比较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流场显示分析了其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迎角下后掠翼的升力系数较高,大迎角下前掠翼的失速性能较好,其根源是展向速度的方向相反。后掠翼过早的翼尖失速是导致失速迎角较小的原因。而前掠翼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大迎角性能,是由于其机翼根侧缘涡和翼尖前缘涡相互作用,对机翼产生上吸力,带来涡升力并且增强了对机翼表面流动的控制能力。前掠翼的流动机理可为先进飞机布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