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339篇
教育与普及   4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21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综合类   947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1007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 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性,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创新资源共事机制和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科技部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意见”,并将实施科学数据共事工程,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事管理与有效使用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数据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最基本、影响面最宽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有显著的科技推动能力、投资引向价值、应用增值潜力和决策支持作用,它能够从根本上满足科技进步与创新、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等多种需求,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增强,导致全球范围内对科学数据信息资源的交流、互通和深度使用的强烈需求和高度依赖。面对科技创新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资源的共事机制,发挥科学数据的最大价值,是增强国家科技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信息时代全球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2.
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竞争就是各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就是各个国家的企业产品和技术水平和实力的竞争。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二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已经制定了日益完善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产品认证管理体系等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限制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障碍;二是发展中国家大都还没有制定出符合WTO规则的基本技术法规体系,从而造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合理的地位。在不断强化的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面前,因技术壁垒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3.
134.
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是湖北省经济精华所在,同时也是污水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带,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汉江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水污染将更趋严重。通过分析提出,充分利用本地区湿地资源条件,并结合人工湿地,建立一套以农田为中心的,包括人工建造湿地、多级水塘、田间沟渠坑塘或基塘系统、湖滨湿地和河岸植被缓冲带等多种湿地在内的综合湿地系统,来达到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5.
克柳切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打破了前人只关心政治史的传统,注重研究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发展,提出俄国农奴制的起源是农民欠债导致的结果:他认为殖民活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的主要事实;个人、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自然条件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的历史力量,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推动了俄国历史学的发展,但是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6.
人类活动对滦河源区湿地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察滦河源区湿地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湿地围封区、轻度放牧区与重度放牧区,进行植被样地调查与采样、土壤调查与采样,并对上述样品做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封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总盖度达90%以上,地上生物量(干)为250~350g·m-2,表土层土壤密度ρ=0.430g·cm-3,有机质质量含量w(有机质)=204.1g·kg-1;轻度放牧区植被类型单调,总盖度约为70%,地上生物量(干)为100~200g·m-2,ρ=0.670g·cm-3,w(有机质)=147.2g·kg-1;重度放牧区的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其植被总盖度多不足40%,地上生物量(干)不足120g·m-2,ρ=0.886g·cm-3,w(有机质)=45.1g·kg-1,表土层易溶盐质量含量w(易溶盐)=3.974g·kg-1,接近于强度盐化.提出了湿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改变传统的放牧模式,建立割草场,大力发展圈养畜牧业;发挥其区位优势,拓展坝上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将自然环境、农牧业生产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7.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科技部对1999年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了修订,并于2003年7月21日印发了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科发基字[2003]234号)。  相似文献   
138.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1999年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已不能适应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司组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39.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信息,我们仍然无法知晓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温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的变化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建立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湿地生态安全信息,是进行温地生态安全管理、保证温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太原市“文瀛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通过对公园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分析,从公园的性质、规划原则、功能区别、主要景点、布局特点、绿化配置等诸方面对文瀛湖公园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