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研究了肿腿蜂的野外生物学,释放技术,防治效果及在大面积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发现:(1)释放技术是以点株式放蜂法为优,该法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明显地提高于点式放蜂法的37.50%;(2)最佳放蜂时间为7月份,此时放蜂的校正寄生率为37.50%-66.82%,明显地高于8月份放蜂寄生率为28.75%(3)放蜂密度以5000头/hm^2为宜,试区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其防效为10000头/hm^2的52.86%相近;(4)经多点,多年和540hm^2的大面积放蜂试验,其寄生效果均稳定在33.33%-66.82%,试区松材线虫病的死树减退率达98.0%,试验证明,采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树线虫病的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用4种外源挥发性物质对青杨天牛进行驱避试验,其中12.94%大蒜汁驱避效果最佳,驱避率为75%。用3种无公害药剂对青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其中以抑食肼油剂防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用线虫对青杨天牛防治试验,其中Hb-NJ对青杨天牛幼虫校正死亡率为100%,可以在林间防治青杨天牛。  相似文献   
53.
沈建强 《甘肃科技》2008,24(9):174-175
2001年黄斑星天牛通过阿干地区煤矿矿柱的调运,传入阿干天然林区,其主要为害天然林区白桦、灌柳,通过对黄班星天牛在白桦上生活史的调查,确定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4.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 ,采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的混合制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Ⅳ号微胶囊(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 ,无论是速效 ,还是 1 0天、2 0天 ,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 1 0 0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Ⅰ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Ⅲ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 ,但 30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Ⅱ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而单纯使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南方花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花天牛是杉木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 2年发生 1代。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 3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属的 1个品系对南方花天牛幼虫试验 ,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 1号为最佳品系 ,Steinernema feltiaeBeijing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 10 0 0条线虫剂量 ,采用注射法或塑料海绵塞孔法防治效果均可达77.78%以上。应用 80 %敌敌畏 10 - 2 0倍液注射蛀孔 ,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一类被捕食者具有幼虫阶段的率依赖捕食-被捕食模型,通过对其平衡点稳定性的研究,得到其平衡点稳定的条件,为以虫治虫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并通过与无捕食模型稳态解进行比较,论证了"以虫治虫"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7.
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和性息素配制成25种引诱剂,对红缘天牛进行了行为、电生理测定及野外诱集实验.结果显示:诱剂W的诱集效果最好,相对诱捕率达21.8%,EAG值为4.116,亦最高.其次为诱剂T,相对诱捕率为17.2%,EAG值为3.714.诱剂X和V的相对诱捕率也较高,分别为9.2%和8.0%.另外,以青霉素注射剂药瓶作为诱芯的载体、以植物挥发性物质和性信息素作为诱剂研制而成的诱芯,缓释作用很好,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黄斑星天牛产卵刻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星天牛是新疆伊犁部分地区杨树、柳树、榆树等树种的主要蛀干性害虫.通过判断空间分布型聚集度的5项指标,并利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黄斑星天牛产卵刻槽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斑星天牛的产卵刻槽在柳树上呈聚集分布,Iwao M*-m回归方程M*=5.24+1.03m(r=0.998 2),利用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参数值α、β,计算在不同允许误差下(0.1,0.2,0.3)的抽样数公式N0.1=239 7.16/m+11.52,N0.2=599.29/m+2.88,N0.3=266.35/m+1.28,计算了黄斑星天牛产卵刻槽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并制作了序贯抽样分析表,对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人力、物力确定调查样本数、制定防治指标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筛选在疫木中容易定殖且能够加快树体内松材线虫种群消退的腐生线虫,在媒介昆虫羽化前大幅减少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使得松材线虫病害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方法】从安徽、四川和江苏3省的部分疫区采集的疫木中分离获得8种腐生线虫。将8种腐生线虫以1、2、4倍于木块中松材线虫数量的接种量接种至疫木块中,以接种无菌水的木块为对照,分别置于15和25 ℃下培养15和30 d,分离并计数疫木块中松材线虫和腐生线虫的种群数量,分析不同接种量及温度下,接种腐生线虫对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野外条件下,将8种腐生线虫接种至松材线虫病疫木段中,接种量为2.0×105~2.5×105条,以接种无菌水的木段作为对照。120 d后钻取木样,150 d后捕获松墨天牛并收集蛹室周围木样,分离并计数木样中的松材线虫数量,比较接种前后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的变化,分析腐生线虫对疫木整体、天牛及蛹室周围携带的松材线虫种群的影响。【结果】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5 ℃培养时,在第30 天接种量为4倍的虫株JHS2处理组和接种量为1倍的虫株JHS4处理组能显著降低松材线虫的数量。25 ℃条件下培养的第15 天,3种不同接种量的虫株JHS4处理组中松材线虫减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培养 30 d后,接种量为4倍的虫株JHS4处理木块中松材线虫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2.9倍。野外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虫株JHS4能加速木段内松材线虫的消亡,与对照相比,木段整体松材线虫的减少率为96%,显著高于同期对照(74%);此外,所有处理组的蛹室周围木样和羽化天牛所携带的松材线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虫株JHS4处理组蛹室周围木样和羽化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最低,每克蛹室木样中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仅为20 条,平均每头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为132条。【结论】腐生线虫能够加快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消退,可影响天牛蛹室及天牛所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利用腐生线虫对疫木中松材线虫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将其应用于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0.
天牛成虫出现盛期6月下旬7月初;雌雄比为1:1.3;多次交尾,交尾前期4—6天;孵化率在64%以上.~(6O)Cor辐照对雄虫寿命及交尾的影响,没有对可育率的影响显著.经1.9万伦琴处理的饲养雄虫,寿命及交尾变化不大,可育率却明显降低仅为9%,而且子代幼虫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